“年增90万缺陷儿”是社会之痛
9月12日是中国第11个预防出生缺陷日。根据2012年国家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中国目前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约90万例,从2003年起,新生儿的出生缺陷率在10年间翻了一倍。在婴儿死因的构成比里,出生缺陷已由2004年的第四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二位,占死因的19.1%。为此,国家卫计委联合中国残联开展2016年出生缺陷预防宣传周,以期宣传普及出生缺陷防治知识,动员全社会更加关注和支持出生缺陷防治工作。(9月12日新华网)
2003年修订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中明确规定,不能把婚前健康检查作为结婚登记的前提条件,这造成各地纷纷取消强制婚检。取消强制婚检十多年,北京、广州等城市的婚检率由此前的超9成,降到如今的不足一成。婚检率持续走低,一些遗传性疾病无法从婚检中被发现,就无法做到提前预防,这就会大大增加缺陷儿的出生率,与婚检率持续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现在每年新增90万缺陷儿。这不仅让生育缺陷儿的家庭陷入痛苦之中,同时也是全社会之痛。
婚检率下降,增加了缺陷儿的出生率。如何防治出生缺陷,需要加强预防,比如开展健康教育,要能努力提高婚检率。有专家表示应当考虑建立“自愿与强制相结合,自愿与免费相结合”的婚检机制。取消强制婚检以来,缺陷儿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可见现行的婚检机制存在一定问题,可以考虑对现行婚检机制进行变革。
那是不是应该恢复过去的强制婚检制度呢?这倒没有必要,以前的强制婚检,收费昂贵,只要求百姓责任,现在则可以实行免费婚检,要能看到,实行婚检,不仅是为了每个家庭着想,也是为了整个社会的未来,责任往往是相互的,所以政府对此也负有责任,而不能只强调并单方面要求民众履行责任,对婚检予以完全免费,就是在体现政府责任担当。
当然,不止实行免费婚检就会提高婚检率,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已全部实施免费婚检,但婚检率始终在低位徘徊,2015年婚检率仅为9.44%。可见,除了实行免费婚检,还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公众充分认识到遗传性疾病和出生缺陷的危害。
另一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婚检人群的疾病检出率也在大幅提升,如北京市的婚检人群疾病检出率由1996年的5%上升到2015年的11.94%左右,男女生殖系统疾病均呈上升趋势。可见缺陷儿的增加,不仅仅是婚检率降低导致,与现代人令人堪忧的身体状况也有很大关系,现在的育龄人群,很多工作压力大,处于亚健康状态,而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等,都对人的身体造成侵害。就如中央视名嘴柴静女儿出生既身患肿瘤,在柴静看来,也与自己怀孕期间长期生活在雾霾之中有关。值得注意的是,缺陷儿大幅增加的这些年,国内的环境污染也并没得到很好遏制。所以,要能预防出生缺陷,还应加强环境治理,让唯GDP论英雄的错误发展观被彻底摒弃,创造良好的宜居环境,迎接新生儿的到来,也让我们能预见到一个“不糟心”的未来。
(作者: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