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助残文化>详细内容

不是亲人胜亲人

发布时间:2017-04-27 信息来源:常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浏览次数: 【字体:

— — 临澧县太浮镇郭家村安二桥组杨金章夫妇助残先进事迹


今年44岁的临澧县太浮镇郭家村安二桥组残疾人彭秋谷是个苦命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他就被老天开了个大大的玩笑,腿不能像正常小孩一样自由活动,智力也存在问题。尽管彭秋谷的父亲和母亲都是残疾人,但对这个来之不易的孩子却分外心疼。

在残疾父母的精心呵护下,虽然从来没有走进过学校的门坎,虽然整天都在家里和家门前那个小小晒坪里度过,但毕竟有吃有喝,有人照料,生活也算“幸福”。这种艰难但却相对安定的生活在8年前发生了变化,继母亲在早些年去世后,8年前,彭秋谷视力残疾的父亲又不幸去世,留下他独自生活。

彭秋谷一下子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这孩子可怜啊,没人照顾怎么行?”同组的杨金章、杨金枝老夫妻俩与彭秋谷非亲非邻,看到他一个怪可怜的,主动向村支部书记请缨,要照顾这个大孩子。

彭秋谷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杨金章、杨金枝老俩口轮流“值班”,分工合作,不厌其烦,精心照顾起他的生活起居。彭秋谷身上穿的衣服和屋里的床单要换洗了,杨金枝就整包整包地提回去洗好晾干了再送回来。彭秋谷要理发了,乡里走村串户的剃头匠不愿意来,杨金章就自己当起了剃头师傅。彭秋谷要吃饭了,老俩口天天风雨无阻,毫无怨言,轮流“伺候”。彭秋谷想到外面活动活动,晒晒太阳,但又坐不了轮椅,夫妻俩就一起费劲老力把他“抬”出去,几个小时后再把他抬进来。

再怎么精心照顾,两老总不能时时刻刻陪着他,为方便他的生活,两老又通过向村里、镇里反映情况,县残联很快为彭秋谷建好了爱心房里,并改好了厕所,装上了自来水。老俩口还与村支书一道向镇民政办反映,将彭秋谷纳入了低保,使他有了基本生活来源。怕这孩子在家里在无聊,两老又给他送来了一张桌子,一部小电视机,装上了天线,让他没事时就可以看看电视剧。

杨金章今年70岁,杨金枝今年67岁,自己有两儿一女,因为要照顾彭秋谷,两老帮儿子照料家务的时间就少了,照顾后辈也没那么周到。女儿出嫁后,他们也很少去串串门。亲戚们多次相邀相互走动走动,邻居们相邀去赶赶集,老夫妻俩都只能派个代表去。去的那一个也是时刻记挂着彭秋谷,心里放不下,总是快去快回,生怕家里留一个人有事照顾不过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辛苦苦地照料了彭秋谷这些年,老俩口从来没有向任何人讲过一句累字,更没有说过半句抱怨的话。因为太过操劳,加上年龄日益增加,老俩口自己的身体也没有以前那么好了,照顾起彭秋谷来更加吃力。特别是杨金枝,前几年总感觉特别疲惫,到医院检查,原来患上了冠心病。

“我们年纪一天天大了,眼神也没有以前好了,侍候起这孩子也比以前更吃力了,不管怎么说,该剪的头发一样要帮他剪整齐,该吃的饭菜一样要搞得卫生,弄得好吃,该洗的铺睡也一样要洗干净。活着一天,就要把这遭孽的伢儿带好一天!”面对今后越照顾越难照顾的现状,老俩口早有心理准备。

有人问老俩口,这么累,这么辛苦地带非亲无故的彭秋谷是为了什么,杨金章说了一句话:“他虽然不是俺亲生的,但是这么多年,我们早就带出了感情,他就是我们的儿啊!”一句再朴素不过的话,让人心里顿生无限敬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