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助残文化>详细内容

孤残老人的“守护者”

发布时间:2017-12-19 信息来源:常德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浏览次数: 【字体:

孤残老人的“守护者”

—— “十二五”常德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刘茂涛先进事迹

 

今年48 岁的刘茂涛,是临澧县安福镇残疾人托养中心主任。自2011年任职以来,他始终坚守在扶残、助残工作最前沿,用一颗纯朴的爱心,一腔真情的关怀,一份默默的坚守,一路悉心呵护着安福镇敬老院的残疾老人,精心守护着他们的健康和快乐。

用至臻至爱托起助残事业。安福镇残疾人托养中心,长期托养残疾人24人,年日间照料残疾人150人次。从刘茂涛担任中心主任的第一天起,他就自动承担起护理工作,每天不厌其烦为残疾老人拖地,送水,洗衣叠被、问药求医……。工作虽然单一,但他会做得很到位,事情虽小但一样也没落下。在他的心中,工作没有大事小事之分,与这些无依无靠的孤残老人息息相关的每一件事都是大事。

在他的记事本上,已经厚厚的记载了上百位残疾老人的基本情况和护理记录,用他自己的话说,掌握了这些档案,才能让自己迅速进入工作角色,拉近与这些孤残老人的距离。张大伯畏寒,喜欢在房间里烤火,每次遇到他,刘茂涛会像叮嘱小孩一样叮嘱老人,记得关掉火源,拔掉插座。李奶奶性格孤僻,刘茂涛就会时不时找她拉拉家常,开导开导,逐步打开老人的心结,让老人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每逢老人生日,刘茂涛总会把老人喜爱的菜肴精心准备好,按时送到老人房间。每个节假日,他都会带领护理部的工作人员,把爱心人士捐赠的果品礼物分好装袋,亲自送到老人们手中。端午节,他从没忘记为老人们准备粽子和茶叶蛋。为了残疾人事业,他为自己约法三章,凡是关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工作大力支持,凡是涉及残疾人的业务优先办理,凡是涉及残疾人的补助资金款即到即付。为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他总是乐此不疲,永不言累,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

用至臻至善关爱残疾人员。当他看到大部分残疾人因身体的残缺而导致心理残缺和生活质量下降,甚者连温饱都成问题的时候,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刘茂涛心底油然而生,他深深地感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作为这些孤残老人的“家长”,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地帮助孤残老人过上幸福生活。自此,他以“亲生儿子”的身份走进每一个孤残老人的内心世界,深切体会每一位老人的喜怒哀乐。

平日里,他不仅鼓励这些孤残老人进行身体康复,还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树立生活的勇气。同时还积极想法为孤残老人排忧解难,向社会团体寻求帮助。真情付出终有回报,时间久了,院里的这些孤残老人把刘院长当成自己的亲人,酸甜苦辣都一鼓脑的向他倾诉,讲给他听。从事残疾人护理工作六年多,他十分清楚,孤残老人更像是一群瓷娃娃,冷不丁哪天就会有意想不到事情的发生,这让刘院长平添了更多的 “怕”。春天流感多发,怕老人们传染发病。夏天蚊虫肆虐,怕老人生疮长坨。秋天老人情绪波动大,相互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冬天里老人体质较弱,又怕他们冻着…….一年四季没有片刻的懈怠,也没有丝毫的疏漏。长期的工作让他养成了一个固定的习惯,每天准时准点检查残疾老人的房间,看看炉火水电是否关了,有没有残疾人老人头痛脑热,有没有残疾老人吃喝拉撒有问题的。为了让老人们感受到敬老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逢年过节,他都放弃与自己家人团聚的机会,不论是端午、中秋还是春节,都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精心准备好饭菜,同这些残疾老人们一起愉快地度过。

用至至美传递孝义美德。扶残、助残工作,做一次不难,做一天也不难,难的是每天,周而复始的付出与奉献。托养中心的残疾老人,有的身体不便,有的精神有障碍,脾气古怪,但在刘茂涛的心里,他们都是自己的亲人,都是自己的朋友,从未偏待过哪一个人。他一心只想着如何为这些身处困境的残疾人做好服务。谁的轮椅坏了,谁的情绪不佳,谁对生活环境不适应,都一一想办法帮助解决。生活上,总是想尽办法调剂着给这些残疾老人做可口的饭菜,还经常利用茶余饭后和他们聊天、下棋、打扑克、打麻将,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为了改变这些孤残老人枯燥单调的生活,他精心调配,使住在每间房里的残疾老人都有电视看。残疾老人常说,在这里呆着,比家里还好,不仅吃得好、喝的好,最重要的是热闹、开心。

刘茂涛是平凡的,每天从事着平凡但却高尚的工作,他的精神也感染了许多爱心人士。在他的感召下,志愿者队伍来了,他们为老人拖洗房间,整理衣被,做着力所能及的事。爱心人士来了,他们带来了慰问礼物与真挚的问候。众人的爱心聚成一股热潮,在安福敬老院涌动。孝义美德一次次在这里薪火相传。

春去秋来,刘茂涛已在残疾人养老服务这块阵地上坚守了6年,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位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情系民生,躬身履职的服务宗旨,在平凡的工作中展示了不平凡的精神,在细微处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