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才文 轮椅上织就致富路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王妍)“打顶时茎顶端尽量留高,这样有利于水分、养料输送。”“打顶后必须及时抹杈抑芽,才不会消耗烟株养分,影响烟叶质量……”时逢烟叶收获季,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南山坪乡双河村村民莫才文,坐着轮椅在自己的54亩烤烟地头组织、指点工作,神色自若,有条有理。
自古雄才多磨难, 从来纨绔少伟男。2006年,莫才文在洞溪煤场务工时出了一场意外,导致双腿残疾,轮椅便成了他永久的代步工具。
村里党支书记郭锋英介绍,莫才文父亲莫灯学种烤烟已多年,但因年老劳动力和发展产业资金有限,每年只能种几亩地,勉强维持一家生活。2014年,莫才文一家被确定为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
那些年,双河村开垦土地,荒山整改。村支两委与驻村工作队在莫才文家反复走访做思想工作,为他树立产业发展信心,鼓励他重拾生活热情,还为其申请了扶贫资金。多种扶贫措施随而触动了他,2017年,莫才文流转了村里十几亩闲置土地,开始尝试跟着父亲种植烤烟。
“我曾哭过,也自暴自弃过,但大家都在支持、鼓励我,我想我也不应该向命运低头。”种烟的第一年,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除了日常指导外,还让烟草站的培植员上门为莫才文传授种植技术和经验。那一年,除去雇人的工资及其它肥料煤炭燃料费用等,收入基本上能满足当年的家庭开支需求,这也使莫灯学从贫穷道路上摆脱出来并摘掉了”穷帽子”,也让他在烟叶发展之路上看到了富裕的曙光。
成功的尝试给了莫才文更足的干劲。2018年,他不断挖掘、学习种植技巧,不停摸索、完善生产技术,把烤烟地扩增到40亩。那一年,莫才文一家全年交售烟叶600多公斤,售烟收入20000多元。年底,他便把自家旧房子重新修葺,屋前铺上了水泥地板,院子里围建了几平方的小花园,生活居住条件也逐步改善。
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2019年,莫才文雇用了村里多名贫困户,解决部分村民就业问题,带领着乡亲们共同致富。
虽然不能自己下地干活,但莫才文每天坚持用双手转着轮椅在地头来来回回,即使手上早已生出了厚厚的老茧,也还是会磨出血泡。“种烟是个辛苦活儿,烟田整理、配方施肥、起垄覆膜、五月移栽、病虫防治、打顶抹芽、成熟采收、科学烘烤等一系列的生产技术都要落到实处,这每一步都关系到烟叶的收成。”莫才文说道,除田地里的活外,烘烤这个“大工程”技术含量高,需要自己一个人来完成。
“烘烤升温速度控制、随时观察烟叶变化状态、60℃稳温烘烤10小时……这些步骤都是烟叶烘烤过程的关键点,容不得一点儿马虎。”莫才文介绍,目前50多亩地的烟叶需要烤上十五六房,为了保证烤烟质量,必须得耗上好几个星期日夜守着烤烟房。对于未来发展,莫才文充满了信心。
“我虽是一个残疾人,但我始终相信,勤能致富。这个道理对于任何人都说得通。”莫才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