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建议提案>详细内容

关于对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206号提案的会办函

发布时间:2016-05-17 信息来源:市残联 浏览次数: 【字体:

市住建局:

王炯阳等委员在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解决我市重度残疾人出行难的提案》已收悉,经我会认真调查研究,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供贵单位参考:

     一、我市在残疾人出行方面所做的工作

1、从加大无障碍环境建设力度上解决残疾人出现难的问题

2010年以来,我市累计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3220万元,重点加强了城市道路、城市公园、公共建筑等一系列无障碍硬件建设,促进了我市全国无障碍示范城市的成功创建。目前,市城区主要道路交叉口、街坊路口、单位出入口及人行横道等位置的缘石坡道设置率达100%,安全岛的轮椅通行率达100%;41条主次干道盲道覆盖率达100%,102个重点交通路况设置了语音过街信号提示装置,道路无障碍网络已基本成形。此外,我市于2010年首先在全省开展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截至目前,全市已投入566万元,先后对906户残疾人家庭住房进行了无障碍改造。

      2、从强化政策创新形成长效机制上解决残疾人出现难的问题

    2009年制定出台了《常德市残疾人扶助办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扶助残疾人的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2010年,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残疾人出行等方面实现较大突破,如,我市率先在全省规定所有残疾人凭《残疾人证》可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渡船等公共交通工具。

     3、从加大辅助器具发放力度上解决残疾人出现难的问题

近五年来,我市共投入经费 万元,通过开展了“助行工程”等康复活动,为 万残疾人提供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为其解决功能缺失和出行难的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城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硬件标准基本达标,但是软件标准却不尽人意,存在着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不配套的问题。一些地方无障碍设施缺乏有效管理,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被占用的现象时有发生,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服务的功能没有完全发挥出来,残疾人走出家门的难度依然存在。

三、建议

把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纳入规划,新建的建筑物要执行无障碍建设规范,旧的建筑物要制定无障碍建设改造计划,对各地建设的无障碍设施,要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加强残疾人辅助器具的研究、生产、供应工作,制定对贫困残疾人进行辅助器具配发的政策,帮助残疾人走出家门,为社会做贡献。

 

                                                                   常德市残疾人联合会

                                                                      2016年5月17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