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建议提案>详细内容

关于对市人大六届四次会议第086号建议的会办函

发布时间:2016-04-26 信息来源:市残联 浏览次数: 【字体:

市人社局:

田大春等7名代表在市人大六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扶持残疾人创业的建议》已收悉,经我会认真调查研究,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供贵单位参考:

1、近年来我市残疾人就业创业现状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测算,常德市有残疾人41.38万元,处于就业年龄段残疾人30万余人,有劳动能力残疾人21万余人。其中,农村15万余人,城镇6万余人。近年来,通过市县两级残联的共同努力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能力进一步提升、渠道进一步拓宽。据统计,现全市已就业残疾人数达13.8万余人,就业率为66%。其中,农村已就业残疾人数9.7万余人,就业率为65%;城镇已就业残疾人数4.1万余人,就业率为68%。在已就业残疾人中,有近0.8万余人通过种养殖业、开办中小微企业、商店、按摩院等实现就业创业。

2、近年来对残疾人就业创业给予的扶持

一是规范建设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近年来,市县残联严格按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规范化建设验收标准》,积极打造就业服务平台,通过不懈努力,至2014年底,9个县市区和市本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全部通过省级验收;二是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近年来,全市残联系统投入资金 1200余万元,举办电器修理、种养殖、保健按摩等各类培训班135期,培训各类残疾人7200余人(次),其中实用技术培训5200余人次,职业技能培训2000余人次。通过培训掌握一门以上一技之长,就业能力明显提高,绝大多数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三是拓宽残疾人就业创业渠道。近年来,市县残联坚持分散就业与集中安置相结合的原则,努力探索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工种、岗位,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安置残疾人就业,为残疾人开辟了多种就业渠道。如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开展残疾人就业进社区项目、开辟公益性岗位等等。据统计,“十二五”全市新增城镇残疾人就业人数达4800余名;四是改善残疾人就业创业环境。首先,各级党委政府对残疾人就业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将残疾人就业工作与健全人就业工作纳入整体工作规划同步实施。其次,强化宣传,社会各界扶残助残氛围进一步浓厚,以湖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73号即《湖南省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颁布实施为契机,利用电视电台等各类媒体大力宣传促进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残疾人劳动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据统计,目前,全市有省级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1家、市级示范基地5家、县级示范基地11家,有市级残疾人培训示范基地4家、县级示范基地9家;全市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5%以上。其中,农村就业人员为14.78万人,城镇就业人员为5.61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800余人)。与此同时,各级各部门加大对残疾人个体从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广大残疾人以创业实现就业,全市共投入扶持经费650余万元,先后扶持了3400余人次残疾人个体从业。五是多举措筹集残疾人就业创业资金。“十二五”以来,我们通过开展基层党组织帮扶贫困残疾人项目、连千村帮万户扶贫工程项目、残疾人创业扶持项目、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创业提升培训与帮扶项目、残疾人创业小额贷款贴息项目等,共筹集资金近1100余万元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同时,从政策、技术等多方面给予扶持。

3、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残疾人创业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创业能力欠缺;二是优惠政策力度偏小。应该说,这是我们今后扶持残疾人创业需着力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田大春等委员在提案中所阐述的“建立健全残疾人创业金融扶持机制、加大残疾人创业技能培训工作、积极培育残疾人创业的民间主体”等建议是及时可行的,值得采纳和吸收。


                                                                   常德市残疾人联合会

                                                                    2016年4月26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