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建议提案>详细内容

关于对市人大七届一次会议第165号建议的会办意见函

发布时间:2017-06-12 信息来源:市残联 浏览次数: 【字体:

市民政局:

武陵代表团在市政协七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完善我市托残机构的建议》已收悉,经我会认真调查研究,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供贵单位参考:

一、我市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现状

从2009年开始,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市残联系统就开始了残疾人托养机构的建设试点工作。本着“试点引路、循序渐进”的原则,市本级残联通过多方选址,最终与武陵区体育东路社区达成合作意向。社区出场所人员,残联出资金技术。通过近一年的建设,武陵区东城阳光家园正式挂牌成立,应该说,这也是我市第一家比较正规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自此,市县两级残联边学边改,逐步完善,据统计,“十一五”以来,全市共建立托养服务机构13个,其中寄宿型托养服务机构6个、日间照料托养服务机构7个,托养残疾人639人。其中,仅武陵区就先后建成了东城阳光家园、西城阳光家园、南坪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等3家机构,其东城阳光家园获评为全国阳光家园示范机构。从今年开始,根据上级残联要求,托养机构将开始星级评定工作,到2020年,我市力争所有县市区至少要建立1家三星级以上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

在托养机构建设中,我们注重做好以下两方面:首先,依托社会资源,采取民办公助、公建民营等方式稳步推进托养机构规范化建设。按照全国、全省“阳光家园”示范机构建设标准,各县市区残联全力打造并积极申报。其次,开展居家托养项目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残联通过与社会第三方机构签订服务协议,为有需求的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共开展残疾人居家托养项目政府购买服务7100余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

应该说,总体来看,全市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处于一种健康有序、良性循环、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全市大部分县市区均建立了至少1家以上的托养机构。但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一是发展不平衡。有个别县市区至今尚未建设1家正规的托养机构,可以说此项工作开展缓慢;二是建设标准低。根据上级残联出台的托养机构星级评定办法,我市13家机构在规范化建设方面与中央、省残联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精益求精,“撸起袖子加油干”。

 

2017年4月12日

  

   签发人:田大春                  联系人:王飞

   联系单位:市残联                联系电话:787733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