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第225号提案的会办函
市教育局:
民革常德市委委员易建志等3位委员在市政协七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缓解我市适龄残疾儿童入学难问题的提案》已收悉,经我会认真调查研究,现提出如下会办意见,供贵单位参考: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残联系统与同级教育部门加强联系,密切配合,通过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适龄残疾儿童入学难问题得到缓解,受教育权益得到进一步保障:
1,开展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情况摸底调查。近年来,根据省教育厅、省残联联合下发的《转发教育部办公厅 中国残联办公厅关于做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湖南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调查统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市严格按文件要求对全市6-15岁残疾儿童少年接受教育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调查显示,全市已入学适龄残疾儿童1195名,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580名。为此,我们重点做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工作,一是认真落实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全覆盖、零拒绝”的政策措施。市县残联在对全市6-15岁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与同级教育部门协调配合,采取随班就读、设立特教班和送教上门等形式,确保有就学愿望的适龄残疾儿童全部享受到相应的就学服务。对于个别拒受残疾儿童就学的现象,市县残联也积极主动与教育部门沟通协调,及时予以解决。据统计,全市6-15岁残疾人儿童少年有1785人,其中,1625名有就学愿望的适龄残疾儿童全部享受到相应的就学服务,就学率达95%以上。
2、督促残疾人义务教育阶段相关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如残疾学生两免一补”政策的贯彻落实等等。
3、开展阳光助学工程。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市县两级残联既积极主动为学龄前残疾儿童和高中以上残疾学子争取助学资金,同时也积极主动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就学创造有利条件。一是加强政策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注关爱残疾儿童受教育的良好氛围;二是多措并举,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确保每一名有就学愿望的适龄残疾儿童不因贫困而缀学。十三五以来,市县残联利用全国助残日等节点,每年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助学活动。据统计,三年来,全市共募集助学资金达200余万元,为380名贫困适龄残疾儿童及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给予助学金资助。
4、努力完成省特教中专招生工作任务。从2012年开始,根据省残联下达的年初任务指标,各县市区残联深入开展摸底调查,积极宣传相关就学优惠政策,力争让每名符合条件的有就学愿望的残疾学子都能享受到中等职业教育。经市县两级残联共同努力,我市每年均推荐了20余名符合条件的残疾学子就读省特教中专。
二、存在的问题
正如易建志等委员在提案中所说,我们感到以下两方面制约了我市适龄残疾儿童就学难问题的解决:
一是政策落实欠到位。包括针对重度适龄残疾儿童送教上门以及教育资助政策的落实落地存在不到位、难以落实的现象;
二是教育资源欠平衡。因为当地无相应的特殊教育学校(如我市尚没有一所盲校),有的残疾学生就学需要远离家乡和亲人,增加了经济等方面的负担。
三是师资力量缺乏。如特教学校老师编制不够,学生与老师比例严重失衡,导致学校接受学生时不能做到“全覆盖,零拒绝”。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保障体系,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公正。包括增加特殊教育经费、特殊教育师资力量、特教学校软硬件设施设备建设等。
2、进一步落实特殊教育政策规定,确保各项惠残政策落实到位。包括适龄残疾儿童就学“全覆盖,零拒绝”政策、残疾学子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助学政策等,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
常德市残疾人联合会
2019年4月9日
签发人:田大春 联系人:宋华维
联系单位:市残联 联系电话:7877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