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常德市残联关于实施中国残联2011—2015年专项彩票公益金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工作方案》的通知
残联:
现将《常德市残联关于实施中国残联2011mdash;2015年专项彩票公益金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地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要求,精心组织,确保项目任务圆满完成。
联 系 人: 李 争
联系电话:0736-7714601 18873600001
邮 箱:22818695@qq.com
二○一二年六月五日
主题词:印发 精神病患者 医疗救助项目 方案 常德市残疾人联合会
2012年6月5日印发
常德市残联关于实施中国残联2011mdash;2015年专项彩票公益金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
救助项目工作方案
为确保中国残联专项彩票公益金贫困精神病患者康复救助项目在我市有效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任务目标
为44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连续5年提供门诊服药补贴,为95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住院医疗救助(附件1)。
二、实施范围及救助标准
在开展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县市区中,采取“医疗救助卡”的方式,连续五年,每年为220名不能进城乡医保报销的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购买基本治疗药品补贴,每人每年补贴900元(其中,基本检查和服用基本治疗药品补贴800元,病人筛查、输送及下乡送药交通费、业务培训、“医疗救助卡”印制等补贴100元)。每年为220名能够进行城乡医保报销的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购买基本治疗药品补贴,每人每年补贴500元(其中,基本检查和服用基本治疗药品补贴450元,病人筛查、输送及下乡送药交通费、业务培训、“医疗救助卡”印制等补贴50元)。每年为95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一次性住院医疗救助,救助标准为4000元/人/次,住院周期为3个月。
三、救助对象和救助原则
(一)服药救助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1)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登记在册的贫困精神病患者;(2)经具有资质的精神科医生确诊,目前确实需要服用药物的精神病患者;(3)患者本人或法定监护人自愿申请并同意接受救助。符合上述条件者中,持有残疾人证者优先安排。补贴原则:(1)面向贫困精神病患者;(2)在限定补贴额度内,对患者门诊服药自付部分费用给予补贴。
(二)住院救助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1)因贫困无法住院治疗的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登记在册的精神病患者;(2)经具有资质的精神科医师确诊,目前确实需要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3)患者本人或法定监护人自愿申请并书面同意接受住院医疗救助。符合上述条件者中,关锁状态或持有残疾人证者优先安排。没有残疾人证的精神病患者需办理残疾人证。
救助原则:(1)提供基本的、适宜的住院医疗服务,住院费用在医保报销之后,在限定费用额度内,为救助对象提供一次性的住院医疗救助;(2)确保住院医疗效果和质量,使受助对象在住院治疗期内能显著改善,有效控制病情。
四、定点医院
见附件9
五、职责分工
(一)残联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管理与协调;确定救助对象;监督、落实“医疗救助卡”发放工作;做好项目的资金、统计、资料收集和数据库管理工作;监督检查有关项目执行情况。
(二)卫生部门按照国家医保政策有关规定,报销贫困精神病患者门诊服药或住院费用,切实减轻患者医药负担;协助残联制定项目实施办法和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确定项目定点医院;配合残联督导检查项目执行情况。
(三)定点医院对申请救助对象进行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根据病情需要发放药品或住院治疗,并做好病情监测;执行医保政策,协助贫困精神病患者报销费用;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成本,控制救助资金,提高治疗效果,惠泽救助对象;对项目进行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制定工作制度,对救助药物实行严格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严格执行精神科住院医疗常规,保证医疗质量,接受残联和卫生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配合残联做好项目有关登记、汇总、经费管理等工作。
(四)居(村)民委员会、社区精防医生及监护小组对首次发病的患者,及时登记造册;协助做好贫困精神病患者服药救助和医保报销,医疗救助和住院费用报销工作;配合患者法定监护人护送救助对象入院;关心患者住院医疗期间的生活和治疗情况,并配合医疗机构的治疗;督促救助对象服药或出院后的维持、巩固治疗。
六、工作流程
mdash;mdash;制定方案项目执行县市区残联要协调卫生部门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成立由残联、卫生和定点医院联合组成的项目管理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作制度。
mdash;mdash;确定定点医院项目县市区残联要协调卫生部门,确定有精神科的医疗机构作为本项目实施的定点医院,选择有处方权的精神科医师从事救助对象的诊治工作;制定服药救助或住院治疗的管理办法及工作制度,与定点医院签订协议书,明确责任。
mdash;mdash;确定救助对象凡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患者,经指定精神科专科医院确诊后,由居(村)委会和社区精防医生推荐,经本人或法定监护人提出申请,填写《贫困精神病患者服药救助项目申请审批表》(附件2)或《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项目申请审批表》(附件3),经街道(乡镇)审核符合条件后上报县级残联审核批准后,由县级残联发放《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卡》(由省残联统一印制)或《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项目住院通知单》(附件8)。
县级残联负责将《贫困精神病患者服药救助项目申请审批表》与《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项目申请审批表》保留并存档。“医疗救助卡”必须由患者本人或法定监护人保管,不得交由定点医院统管。该卡每年审核1次,如持卡人不再属于本办法救助对象,则取消其受助资格,注销“医疗救助卡”,不再享受本办法规定的救助和补贴。每份《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项目住院通知单》限1名救助对象,一次使用,半年内有效。
mdash;mdash;就诊或住院医疗(1)服药项目:受助的精神病患者凭“医疗救助卡”到定点医院定期就诊,精神科医师为患者建立门诊病历,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按照控制医疗成本、提高治疗效果的原则,采取适宜的精神科治疗药品并进行必要的常规检查,确定患者定期就诊时间;定点医院对持卡人免收挂号费、诊疗费。对于长期固定用药且行动不便的患者,可由定点医院确定专人定期上门服务。对因各种原因中止定期领取药品的患者,定点医院应及时上报至当地残联,及时调整救助对象。定点医院精神科医师每年对受助对象进行一次服药疗效评估,填写《贫困精神病患者服药救助项目服药疗效评估表》(附件4) 并存档。
(2)住院医疗项目:受助对象持有效的《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项目住院通知单》,到定点医院住院就医;受助对象入院应按医疗机构正常的入院程序办理,签署《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知情同意书》,入院过程中门诊发生的医疗费用可以计入住院救助费用统一结算;项目定点医院应及时安排救助对象入院,缩短等候时间,免收挂号费、诊疗费,并负责填写《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项目住院疗效评估表》(附件5);救助对象出院时,项目定点医院要配给至少可服用半个月的药物。
mdash;mdash;费用结算(1)服药项目:定点医院负责保存患者每次领药处方底联及医院代缴费单据,每半年汇总一次,与当地残联结算。定点医院负责将患者每次检查和用药的种类、剂量、费用记入患者本人的“医疗救助卡”。当地残联负责认真审核医院提供的结算凭据和患者的领药记录,确认无误后及时向定点医院拨付服药救助资金。
(2)住院医疗项目:项目定点医院如实记录住院医疗费用;患者出院后,凭救助对象的《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住院通知单》和费用明细清单,与项目执行县级残联结算。对患者住院个人自付部分不足4000元的,按个人自付部分的实际额度予以救助,剩余的补贴资金用于扩大救助患者范围。确属因治疗需要超出本项目救助费用额度的,由项目执行县级残联负责协调有关部门解决。
mdash;mdash;登记统计项目执行县级残联负责组织定点医院每年集中填写一次《贫困精神病患者服药补贴项目登记表》(附件6)、《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项目登记表》(附件7),并将上一年度项目执行情况(具体内容包括项目组织实施情况、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于当年12月8日前上报至市残联。
mdash;mdash;经费拨付由省残联向省级财政部门申请经费,拨付到项目执行县,再由项目执行县级残联拨付定点医院。
七、工作要求
mdash;mdash;加强项目管理各级残联要高度重视,与卫生部门密切合作,共同组织好项目实施工作,充分发挥技术指导组专家的作用,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各地要加强精神病人服药后不良反应的监测,避免产生副作用和药物中毒现象,要建立专门的医疗质量保障机制,明确责任人,及时处理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住院医疗救助对象要严格筛选,优先照顾农村贫困精神病患者和的精神病患者。
mdash;mdash;严格资金管理项目经费必须专项管理、单独建帐、专款专用。项目地残联对定点医院要进行动态管理和指导,严格审核医院各项费用单据和工作记录以备检查。项目地残联收付资金应严格按照财务制度保存各类凭据,不允许将救助资金提前一次性拨付医院,由医院自管,更不允许直接把现金发给救助对象。定点医院要设立专门台帐,保存记录病人的发药情况,集中保管病人门诊病历,全程监管病人服药,发现因各种原因中止定期服药的患者应及时上报当地残联。
mdash;mdash;严格质量管理定点医院应切实承担患者医疗质量责任,确保医疗质量。定点医院要与项目县残联签订责任书,对患者住院期间产生的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承担责任。医院应本着对患者负责的精神,选择精干的医师,并在经费允许的范围内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对于出院后的贫困精神病患者,残联应协调当地政府,配套相应资金,对其日常服药给予救助,以保证患者治疗效果。
mdash;mdash;宣传动员要高度重视宣传发动工作,制定宣传工作计划,建立宣传工作档案,采取发放宣传材料、开展知识讲座、典型个案报道等多种形式,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渠道,宣传开展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服药医疗救助项目的意义,号召全社会关注和支持贫困精神病患者康复工作。在宣传活动及有关宣传资料中要体现“彩票公益金资助mdash;mdash;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字样。
附件:1.常德市2011mdash;2015年度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任务分配表
2.贫困精神病患者服药救助项目申请审批表
3.贫困精神病患者住院医疗救助项目申请审批表
4.贫困精神病患者服药救助项目服药疗效评估表
5.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住院疗效评估表
6.贫困精神病患者服药救助项目登记表
7.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登记表
8.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住院通知单
9.常德市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项目定点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