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通知公告>详细内容

关于印发《常德市残联“基础管理建设年”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4-11-03 信息来源:市残联 浏览次数: 【字体:

各县市区残联,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桃花源旅游管理区、贺家山原种场、西湖和西洞庭管理区残联,机关各科室,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市残疾人康复中心:
  现将《常德市残联“基础管理建设年”活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常德市残疾人联合会
  2014年9月20日
  常德市残联“基础管理建设年”活动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国残联“六代会”精神,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进一步增强各级残联组织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责的能力,中国残联决定将2014年确定为全国残联系统“基础管理建设年”,并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基础管理建设年”活动的意见》。为深入开展建设年活动,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努力加强全市各级残联组织的基础管理工作,为扎实推进残疾人同步小康进程,促进我市残疾人事业全面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力争通过2至3年努力,进一步完善残联组织的基本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事业的基础数据管理,进一步规范残联组织工作队伍的基础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残联组织资金使用、项目执行、资产监管的基础管理水平,进一步增强残联组织信息化服务与管理能力,最终实现更好服务全市广大残疾人的宗旨。
  二、主要任务
  (一)推动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基础管理制度。
  全面梳理现有规章制度,认真研判执行效果,有针对性地加以完善和规范。需要建立的,加紧制定,需要健全和完善的,要抓紧修订和补充,不规范的要规范。重在抓好执行和落实的督促检查。
  根据残疾人工作者队伍和残疾人工作专项资金规模、残疾人各类服务项目、残疾人服务设施和资产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人员、财务、资产、项目所涉及的基础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决策程序、工作机制、过程监管、绩效评价、督查问责等管理制度,努力做到管理依据清、程序规范明、基础数据准、跟踪问效实。
  (二)开展专项调查,进一步加强基础数据管理。
  按照市政府残工委和市残联的统一部署,在全市认真组织开展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与需求、残联组织基础管理状况等专项调查,搞准摸清全市残疾人事业各项基础数据。
  mdash;mdash;开展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专项调查。依托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进一步摸清搞实残疾人的基本服务现状与重点服务需求,重点是持证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残疾儿童、就业年龄段残疾人等的生活救助、社会保障、康复服务、接受教育、就业扶持、托养服务、扶贫开发、住房保障、无障碍改造、法律服务等的服务对象数量、现有服务情况、托底服务需求等内容。
  mdash;mdash;开展残联系统专兼职工作者状况专项调查。结合“强基育人”工程的开展,进一步加强残联组织和专门协会专兼职工作人员的管理,进一步摸清各级残联机关和直属单位工作人员、乡镇(街道)和社区(村)残疾人专职委员、县级及以上专门协会工作人员底数,完善各级残联工作人员台帐,进一步理顺搞清残联组织和各专门协会所属企事业单位、挂靠或托管、代管机构的基本状况,同步了解助残社会组织的总数、登记注册情况、信息、服务状况等。
  mdash;mdash;开展残联组织财物管理状况专项调查。进一步摸清搞实残联组织各类服务项目的基本状况,中央和地方拨付专项资金、地方提供配套资金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残联组织或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接收慈善捐赠资金物品、企事业单位创收收入等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残联管理资产的使用情况等。
  mdash;mdash;加强残疾人事业基础数据的开发利用。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健全充实基础信息数据库,努力实现基础数据的动态监管和资源共享。通过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提高残疾人基本服务的有效性,带动社会各界更好地开展加强基础数据管理,制定使用和发布基础信息数据权限制度和报批制度。组织专门力量加强对基础数据的分析研究和开发利用,要用真实可信、科学权威的基础数据及研究成果为新形势下全面发展残疾人事业提供决策依据。
  (三)严格资金管理,进一步健全决策审批程序。
  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安排、资金审批使用、资产登记监管的工作机制,大额资金使用、重要项目安排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规范政府专项资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慈善捐助资金和直属单位经营收入等的使用管理,落实决策、审批、监管责任制。认真分析预算资金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防范违规操作和资金风险。加强预算执行的全过程监管,严格执行程序,防止违规运行。
  (四)抓好项目监管,进一步落实跟踪问效措施。
  立足于为残疾人办实事、求实效,加强服务项目、服务实体的绩效管理,使每一笔资金、每一个项目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益。重点加强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动态监管,完善项目执行情况的绩效评价,特别是第三方评价。严格项目执行的工作程序、管理办法,对资金使用和项目效益进行跟踪问效,加强绩效管理。
  (五)规范经营行为,进一步强化资产与服务管理。
  进一步规范残联组织直属单位、经济实体、服务实体行为,结合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厘清直属单位的性质和业务范围、服务或经营行为。进一步加强残联组织所属资产、机构等的管理,稳妥开展并逐项规范购买残疾人服务的试点工作。严格审批、审计挂靠、承包的经济实体和服务实体、社会组织,杜绝违规经营活动。有效用好政府安排的残疾人事业项目资金和实物补助,严格禁止用于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
  重点梳理和规范直属单位的挂靠经营、委托经营、承包经营等行为,对于打着“常德市残联”和各县市区残联、残联直属单位旗号搞没有监管或监管不到位的经营活动行为,要重点清理。对于不符合残联定位、超越直属单位服务范围的事项,要逐一清理规范。对于套取残疾人事业专项资金从事其他经营活动、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搞非法经营活动的,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私利的行为,要坚决查处。
  (六)落实报告制度,进一步加强主席团监督工作。
  全市各级残联执行理事会每年向主席团报告工作时,要专项报告预算执行、资金使用和重大项目建设情况,自觉接受监督。加强与主席团委员的日常沟通联系,创造条件方便委员了解残疾人工作进展情况和人、财、物管理使用情况,及时听取和答复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对部门和直属单位的内部审计管理、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积极配合政府审计部门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和专项审计。
  三、工作安排
  根据省残联的部署,我市残联系统“基础管理建设年”活动,大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制定方案阶段(2014年第二季度)。
  认真组织相关知识、相关业务的学习研讨,认真学习研究上级印发的相关业务文件,努力提高对加强基础管理工作的认识;认真分析本地区、本单位、本业务领域的基本工作状况,摸清找准工作重点;精心制定实施方案,细化落实可操作性措施;加强组织培训和工作指导,做好开展活动的宣传发动工作。各地要及时将本地活动实施方案上报市残联活动办。
  (二)部署方案、落实任务阶段(2014年第三、四季度)。
  分解落实工作方案,扎实开展各项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加强有针对性的工作指导;注重总结树立工作规范,加强建章立制工作;细致组织专项调查工作,摸清搞实工作底数,确保调查不走过场、工作不留死角、数字不虚不假;加强资金管理、队伍管理、项目管理、资产管理、绩效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安排、资金审批使用、资产登记监管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政府专项资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慈善捐助资金和直属单位经营收入等的使用管理,落实决策、审批、监管责任制度和规范办法。严格项目执行的工作程序、管理办法,对资金使用和项目效益进行跟踪问效,加强绩效管理。规范残联组织直属单位、经济实体、服务实体行为,结合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厘清直属单位的性质和业务范围、服务或经营行为。借助信息化手段,健全充实基础信息数据库,努力实现基础数据的动态监管和资源共享。
  加强“基础管理建设年”活动业务督促指导。市残联活动办要认真做好全市残联系统“基础管理建设年”活动的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适时组织开展抽查、督办等工作,县市区残联活动办要积极配合市残联活动办开展工作,抓好本辖区残联“基础管理建设年”活动相关工作,加强内部业务交流及有关资讯的采集与共享,促进全市活动的均衡开展,确保全市残联系统“基础管理建设年活动”各项任务的全面完成。
  (三)总结交流、成果问效阶段(2015年第一、二季度)。
  统筹汇总基础数据,做好专项调查成果的评估论证和开发利用工作。总结基础管理制度建设成果,完善和规范决策程序、工作机制、过程监管、绩效评价、督查问责等管理措施。梳理汇总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与重点服务需求,做好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残疾儿童、就业年龄段残疾人等人群在生活救助、社会保障、康复服务、接受教育、就业扶持、托养服务、扶贫开发、住房保障、无障碍改造等方面的人员数量、服务状况、基本需求等基础数据的动态管理工作。同时,组织开展对这些基础数据的研究分析和开发利用工作。有针对性的围绕本地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专门的课题研究,以科学的研究成果助推相关重大问题的解决。提交完善残联系统专兼职工作者的日常管理措施,摸清搞实残联组织各类服务项目的基本状况,国家拨付专项资金、地方提供配套资金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残联组织或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接收慈善捐赠资金物品、企事业单位创收收入等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残联管理资产的使用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工作。适时安排开展工作交流、成果发布、典型宣传、工作报告、总结表彰等。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基础管理建设年”活动是中国残联新一届党组理事会顺应新形势下中央对残疾人工作的新要求而提出的一项新任务,是残联系统加强自身管理、提升业务层次、强化服务职能的重要举措。全市各级残联要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努力实现残疾人同步小康目标、提高残疾人工作者队伍管理水平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础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坚决摒弃“无所谓”、“等观望”及“上热下冷”等消极态度,严格按照中国残联和省、市残联的统一部署,切实把“基础管理建设年”的各项工作抓实抓好。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全市各级残联组织要将扎实开展“基础管理建设年”活动摆在党组理事会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加强领导和统筹,成立“基础管理建设年”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负责组织和实施。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一位分管领导兼任。落实各项任务的具体牵头人、主责部门。要结合实际整合工作力量,明确年度建设目标,细化工作责任。要结合各地区、各单位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可操作的实施方案,确保工作有部署、有责任、有检查、有考核、有反馈、有成果。
  (三)全员参与,各司其职。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安排,努力实现“三个结合”,即开展“基础管理建设年”活动与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落实年度任务推动工作相结合,与加强残联组织的基础管理相结合。全市残联系统既要全员参与为“基础管理建设年”活动出力献策,各部门之间又要讲究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基础管理建设年”这一中心工作。
  (四)突出成果,检验绩效。要通过开展活动,显著提升基础管理工作水平,努力达到工作底数清、基础数据实、服务需求准、项目管理精、程序规范明、绩效监管严、完成任务好的建设目标。
  (五)加强协调,统筹推进。各地要明确专人负责信息报送工作,及时按要求向上级报送有关情况。残疾人基础数据标准必须与国家有关标准、行业标准和中国残联制定的基础数据标准一致。
  各地要在2014年10月25日前,将开展“基础管理建设年”的实施方案和意见报送市残联“基础管理建设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地“基础管理建设年”有关工作情况、相关基础数据等资料要及时整理和报送市残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