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16年全市残疾人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区县市残联,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和西洞庭管理区残联、桃花源旅游度假区残联:
现将《2016年全市残疾人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常德市残疾人联合会
2016年3月29日
2016年全市残疾人工作要点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关键之年,也是深入推进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的破题之年。全市残疾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是:深入贯彻十八届历次中央全会和中国残联六代会、省残联六代会、市残联五代会精神,围绕加快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这一总目标,肩负不让残疾人掉队的历史责任,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按照“改作风、强管理、夯基础、上水平”的思路,突出残疾人精准扶贫这一重点,全面推开各项业务工作,确保 “十三五”残疾人工作开好局、起好步,为打赢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
一、坚持纳入大局,用大谋划促进大发展
1、认真学习贯彻《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实施意见》,制定本市具体实施方案。
2、组织编制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纲要,对“十三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进行全面部署。努力争取把残疾人事业的关键措施和重大项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盘子,把解决残疾人基本服务需求的重点措施和项目纳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规划,把相关业务领域的重要措施和项目纳入与推动残疾人小康进程相关的专项规划,统筹谋划、统一部署、同步推进。
3、落实中国残联印发的《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托养等政府购买服务工作。
4、进一步创新残工委成员单位沟通协调方式,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推动解决涉及残疾人民生的一至两个重大问题。
5、邀请人大、政协对残疾人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残疾人康复、扶贫等工作进行视察。
6、发挥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带动作用,壮大助残社会组织力量,开展社会志愿助残活动,推进助残公益慈善事业。
二、坚持精准扶贫,用大举措推动大突破
1、逐一核实贫困残疾人建档立卡情况,实现与残疾人口数据库的动态衔接和数据共享。
2、按照兜底措施保障一批、制定特惠政策缓解一批、降低特殊需求刚性支出解决一批、争取异地搬迁改善一批、扶持就业创业发展一批的思路,制定实施《常德市农村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行动计划(2016-2020年)》。
3、督促落实好常德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的发放工作。推进基本福利补贴制度的全覆盖,拓展辅助器具、家庭无障碍等补贴项目。重视解决重度残疾人和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的实际问题。
4、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实施残疾人小额贷款贴息项目,扶持120名残疾人减轻利息负担。
5、深入推进“连千村帮万户扶贫工程”,全市各级残联扶持不少于200户残疾人家庭解困脱贫。
6、继续实施财政扶贫资金残疾人扶贫项目,为200名残疾人创业者提供政策、技术、资金等全方位扶持。开展省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创建活动,力争创建省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1-2家,带动400名以上残疾人增收。协同住建部门,帮助300名残疾人家庭进行危房改造。
三、坚持创先争优,用大作为撬动大民生
残疾人康复。实施省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帮助445名残疾儿童免费康复,推动建立以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基本型辅助器具为主要内容的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补贴制度。积极推广澧县精神残疾康复“社会化、综合化、开放式”的模式,培育2-3个市级工疗、农疗、娱疗站。推进康复机构的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与湖南发展康年医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开展技术、人才、管理和品牌建设合作,把常德市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打造成全省的示范机构。完善全市辅助器具机构的网络建设,加强全市11个辅具机构和流动服务车的管理和指导。加强全市听障儿童康复档案规范化管理,开展全国听障儿童康复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使用培训和推广, 备战第四届全省听力语言康复明星大赛。开发全市康复网络平台。开展以社区为基础、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三级预防工作,探索建立残疾报告制度。持续做好康复高端人才、社区康复协调员培养工作,积极推动各项康复项目开展与实施,全年为 20000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
残疾人教育。抓好《湖南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6年)》贯彻落实。实施国家彩票公益金等助学项目,为150名残疾人大学生(含家庭子女)和残疾人高中生(含家庭子女)提供助学资助。
残疾人就业。为400名城镇残疾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为900名农村残疾人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促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发展,为1000名城镇残疾人推荐安置就业。进一步推进残疾人自主创业。继续加强残疾人培训和就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积极搭建残疾人就业、创业平台。
残疾人托养。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为1500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扩大购买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范围,支持残疾人托养机构建设发展。
残疾人文艺体育。实施“残疾人文化进社区”、“残疾人文化进家庭”项目。推动公共图书馆盲人阅览室建设。发现和培养残疾人特殊文艺人才,做好信息建档立卡工作,开展2014-2015年度残疾人事业好新闻评选活动。结合“全国助残日”以及“十二五”残疾人事业工作总结,多形式举办残疾人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积极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全省、全国等各级各类残疾人文艺展演活动。开展残疾人社区健身示范点建设,实施残疾人康复体育家庭关爱计划。认真选拔残疾人运动员苗子,不断充实残疾人运动员后备人才库。进一步抓好残疾人运动员集训,不断提高竞技水平。
残疾人维权。加快推进12385热线和残疾人信访信息化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参政议政服务机制。积极探索科学维权新模式,将残疾人维权工作纳入法治建设轨道。继续完善巩固四级维权网络工作,全面推进残联维权组织建设。加强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资金监督管理,为11149人发放燃油补贴。切实按照“个性化”、“人性化”的要求,不断提升改造项目质量,完成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350户。
四、坚持改革创新,用大担当催生大动力。
1、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契机,充分发挥残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残疾人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围绕市委、市政府大局搞好“公转”,立足残联定位搞好“自转”,确保残联始终根植在广大残疾人之中,确保全面小康进程中没有一名残疾人掉队。
2、抓好残疾人事业宣传。做好残疾人宣传工作,主动搞好信息公开,落实新闻发言人制度和网络宣传、信息发布审批制度,及时发布有关信息。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重点做好第二十六次“全国助残日”、“十二五”残疾人事业工作总结大会、残疾人扶贫工作和 “十三五”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的宣传报道工作。切实抓好舆情管理,完善舆情快报处理机制,认真回应和妥善处理有关热点问题,全年在各类媒体、平台发布助残新闻、信息600篇(条),发表有影响力的调研文章、理论文章20篇。做好新媒体平台建设推广工作。
3、强化基层残联组织建设。认真履行干部协管职责,配齐配强各区县市残联领导班子,加大残疾人干部的配备力度。加强撤乡并镇后残联组织建设,确保乡镇残联有领导主管,有专人负责。大力开展残疾人工作者教育培训,举办全市“十三五”首期乡镇残联理事长培训班。高度重视本次人大、政协换届工作,主动与当地党委、人大、政协进行沟通,积极赢得支持,确保将残疾人、残疾人亲友、残疾人工作者提名推荐工作纳入人大、政协换届工作大局,争取市县(区)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残疾人、残疾人亲友和残疾人工作者人数比上届有新的突破。推动各地解决好残疾人专职委员选聘和待遇落实问题,切实提升专职委员的能力和素质。组织开展十二五自强和助残先进表彰。进一步加强专门协会领导班子建设,协助各协会加强后备干部人选的物色、培养,规范协会运作,保障协会经费,加强对助残社会组织的引领和服务。深入推进志愿助残工作。指导各地搞好残疾人证核发管理。
4、加强残疾人事业基础管理。开展基础管理“回头看”活动。推动县级残联建立健全辐射带动乡镇(街道)、社区(村)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狠抓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缴,实现年内全市完成残保金征缴达到4228万元、市直完成1600万元的目标。利用政府加大公共服务投入的机遇,千方百计争取政府增加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加强残联信息化建设和门户网站管理。推动全市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调查成果的转化应用,做好相关信息的动态更新。深化残疾人事业理论与实践研究。继续开展专项调查、残疾人状况监测和事业统计工作。
5、提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大力倡导“荷花品格、梅花精神”,始终坚持挺纪在前,自觉系好人生的“扣子”,切实扎好修养的“篱笆”,严格管好欲望的“闸门”,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要强化创新意识,积极转变思维和观念,敢闯敢试,敢担当敢作为,努力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