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残疾人联合会2015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按照常德市财政局(常财办发[2016]8号)文件精神,现将常德市残疾人联合会(以下简称常德市残联)2015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门概况
(一)机构人员构成
常德市残联是财务独立核算的正处级事业单位,是财政全额拨款的一级预算单位,下属两个全额拨款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常德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常德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市残联机关有事业编制18名,其中参公编制16名,工勤编制2人,实有人员17人;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事业编制11名,实有11人;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事业编制6名,实用7人。2015年实用人数41人,其中在职人员35人,离退休人员6人。
(二)单位主要职责
市残联是将残疾人自身代表组织、社会福利团体和事业管理机构融为一体的联合性团体,其主要职责:
1.代表、服务、管理残疾人。
2.开展和促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扶贫、文体、科研、用品用具、福利、社会服务、无障碍设施和残疾人预防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扶助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3.协助政府研究、制定和实施残疾人事业的规章、规划和计划,对有关业务进行指导和管理。
4.开展残疾人事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5.承担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和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日常工作,做好综合、组织、协调和服务。
二、部门财务情况
(一)2015年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市残联账面反映,2015年度收入总计2312.54万元,其中2116.64万元为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190.90万元,其他收入5万元。全年支出总计1206.45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1106.09万元。
2015年度支出主要包括:工资福利支出153.79万元,一般商品和服务支出83.95万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47.21万元,项目支出921.5万元。
(二)2015年部门预算收支决算情况和说明
2015年基本支出预算可用指标(包括追加)为296.17万元,实用284.95万元,节余11.22万元。项目预算可用指标206.66万元,上年结转111.68万元,追加1698.03万元,总计2016.37万元,实用921.5万元,节余1094.87万元。
上年结转111.68万元,是跨年项目的资金结转,而本年追加的1698.03万元为中央、省里项目资金,全部为残疾人康复资金,而残疾人康复项目往往时间长,需跨年。另外,有些项目属于预拨下年康复项目经费,有些项目已完成,但资金迟迟不能下拨,往往要到年底省财政才下拨,无法及时支付,故项目经费节余较大,但往往是每年1-2月份全部支出。
2015年度预算、决算、结余对比情况表
项目 | 预 算 金 额 | 决算 金额 | 执行差异 (预算—决算) | |||
年初 预算 | 上年 结转 | 本年 退加 | 预算可 用指标 | |||
基本支出 | 236.77 | 16.78 | 42.62 | 296.17 | 284.95 | 11.22 |
项目支出 | 206.66 | 111.68 | 1698.03 | 2016.37 | 921.5 | 1094.87 |
合 计 | 443.43 | 128.46 | 1740.65 | 2312.54 | 1206.45 | 1106.09 |
(三)2015年度“三公”经费支出使用和管理情况
我会2015年与2014年的“三公”经费基本持平,其中2015年由于将康复工作列入全省为民办实事项目,各种会议较多,且我市是全省康复工作先进市,全省残疾人康复工作中期讲评和总结会议在常德召开,故会议支出较2014年有所增加,此情况已向市纪委和市支付局作了汇报并得到了认同。
单位:万元
项目 | 2015年决算金额 | 2014年决算金额 | 增减情况 |
公务接待 | 16.71 | 16.72 | -0.01 |
交通运行费 | 20.296 | 20.3 | -0.004 |
会议费 | 18.65 | 13.24 | +5.41 |
差旅费 | 5.37 | 4.24 | +1.13 |
出国(境)费 | 0 | 0 | 0 |
合计 | 61.026 | 54.5 | +6.526 |
三、部门绩效目标
(一)部门绩效总目标
按照中央、省、市残联工作会议的精神,围绕“改作风、强管理、夯基础、上水平”的思路,紧紧围绕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这个总目标,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工作效能,大力推进残疾人重大民生项目,扎实推进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推动政策制度实施落实,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二是努力扩大基础工作覆盖范围,公共服务力度不断加大;三是稳妥处理残疾人事业发展瓶颈和难度,工作特色亮点不断凸显;四是继续抓好自身队伍建设提质升级,干部队伍作风不断加强。
(二)2015年部门绩效目标
1.省为民办实事项目——抢救性残疾儿童康复373名。
2.精神病住院救助30人、聋儿语训40名、智障儿童康复训练37名、孤独儿童康复训练30名、低视力配镜40名、精神病送药240名、假肢安装30例、轮椅240名。
3.初级盲人按摩培训40人、岗前培训30人、家电培训30人、定岗培训20人。
4.无障碍改造33户。
5.扶持集中用人单位4家、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30户、扶持残疾人扶贫/就业/培训基地6个、资助贫困大学生30人。
6.慰问残疾人、自强不息残疾人典型共500名。
7.补助4个日间照料机构,补助居家托养服务400户,社区机构7个。
8.全市共争取国家补助资金近3000万元。
9.常德市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建设投入480万元。
四、部门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我会接到绩效评价通知后,立即开展此项工作,成立了以分管财务的副理事长任组长,各科室科长担任成员的工作小组。各负其责对2015年整体工作和支出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检查和自我评价。
五、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常德市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市残联得分87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为“良好”。总的来说市残联各项工作推进良好,在全省排名靠前,并被评为“十二五”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但基本支出有待加强,项目支出比较规范。
六、部门主要绩效
1.加强残疾人康复。全市共帮助20000名残疾人进行各类免费康复;免费发放辅助器具7135件次;为197名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住院和为2533名精神病患者提供药物;新建社区康复站15个,为社区培训康复人才607名。
2.提升残疾人教育。为全市1625名残疾适龄儿童入学全部免费,就学率达95%;积极开展助学工程,为110名贫困家庭残疾学子提供资助,为130名贫困应届大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提供一次性资助30万元。
3.促进残疾人就业。开展盲人按摩、计算机维修、果木栽培、种养殖业等培训班33期,培训残疾人1392名;举办各类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安排残疾人就业890人;积极扶持残疾人自谋职业和个体从业,为其提供扶持资金270万元,提供技术支持1325批次。
4.丰富残疾人文体生活。全年开展各类残疾人文化进社区活动126场/次,发放各类文化、科技书籍1000多册,为残疾朋友提供各类信息、技术咨询721人次;全市共选拔出残疾青少年文艺人才141名,向中、省残联选送残疾文体人才2名;组团参加第九届全国残运会,共获金牌7枚,银牌5枚,铜牌1枚;参加IPC世界田径锦标赛等世界级大型赛事,共获金牌14枚,银牌11枚,铜牌2枚,被中残联和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
5.市残联筹资6500万元建成全省一流的常德市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筹资400万元成立全省第一家市级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为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七、存在的问题
1.残疾人仍然是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之一,财政投入不足。我市4万多农村残疾人还生活在贫困之中,1万多名城镇残疾人生活还十分困难,还有近5000户农村残疾人家庭没有房屋或是住在危房里,这些都需要财政加大投入,切实解决残疾人最迫切、最实际的困难,只有他们脱了贫,致了富,才能真正落实共同奔小康的宏伟目标。
2.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还比较低。康复、教育、就业、无障碍等基本公共服务还难以满足残疾人基本需求。残疾人事业城乡区域发展还平衡,农村和基层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还比较弱。在一些地方,残疾人受歧视、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依然存在,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还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3.内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在公务接待、出差补助方面有时把关不严;政府采购没有把所有项目纳入进来;专项实施过程中,往往项目已完成,资金迟迟不能拨付,由于中央、省残联年中分配工作任务,导致追加预算比较困难,挤占挪用其他项目资金有时发生。
八、有关建议
1.合理编制预算。要根据残疾人“十三五”发展纲要,结合上级残联年度工作计划,以及市残疾人“残保金”的收入变化因素,合理、科学地编制本年度预算草案,避免项目支出与基本支出划分不清,或项目支出预算没有资金来源,或来源不足,导致项目无法实施。
2.规范财务处理。严格按照《会计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等规定执行财务核算,并结合实际情况,完整、准确地披露相关信息,尽可能地做到决算与预算相衔连。
3.完善管理制度。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八条”、“省九条”、“市十条”的规定,建立本部门“三公经费”等公务支出管理的制度及厉行节约制度,加强经费审批和控制,规范支出标准与范围,并严格执行。
4.加强队伍建设。市财政局要加强对部门绩效评价体系的培训力度,并建立绩效评价管理工作考核的长效机制,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使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才能花少量的钱,做大量的事,才能事半功倍。
常德市残疾人联合会
2016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