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腿汉子走出宽阔人生路
二十多岁的大好年华,正值人生启航、胸怀满腔抱负的时候,然而临澧县新安镇化垱村村民王先绪却在此时突遭厄运,失去双腿,人生出现巨大变故。面对磨难,是坚持,还是逃避?面对命运的捉弄,是抗争,还是妥协?坚强的王先绪选择了乐观面对。在县残联帮助下,他从烟花厂的打工仔华丽转身为自主创业的小老板,人生路越走越宽。
1992年,年轻力壮的王先绪在离家不远的新安火车站货场当搬运工。一次卸货时,因躲闪不及,被开动的火车轧掉了双腿。正值壮年,突遭横祸,让王先绪身心轰然倒塌。更雪上加霜的是,老婆又离他而去。既要独自抚养3岁的小女儿,又要照顾年迈的老母亲,王先绪一筹莫展,万念俱灰。
再也不能凭力气干活了,腿脚不便的他,先后跟着师傅学修自行车、喷雾器,还开过经销店,用残疾车摆过出租。但无论怎样努力,生活始终没有起色。后来,一位从事烟花鞭炮加工的朋友看他生活坚难,让他在自己的烟花鞭炮厂做起了坐班的管理人员。王先绪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很快就摸出了这行的门道。随着对行业了解的深入,他渐渐看明白了一个趋势,家乡的这一传统优势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一定会得到更大的发展。
看准这一点后,王先绪告别朋友的盛情挽留,计划就着自家简陋的棚子,开始艰难的创业之旅。进原料、出货、联系老板、签合同,健全人创业都特别艰难,更何况一个没有双腿的残疾人。县残联干部在乡镇走访时了解到王先绪的情况,帮其装了假肢,不仅使他生活更方便,更为他创业增添了信心。在县、镇残联的鼓励、帮助、协调下,王先绪资金、市场、技术等创业中遇到的问题逐一得到解决,“生意”也越做越大。前两年,富裕起来的王先绪考取了残疾人专用驾照,买了一辆小轿车,谈业务、出门活动更加方便。生活和工作空间都得到拓展后,王先绪又先后得到相关部门贴息担保贷款和残联项目扶贫等支持,促进其设备升级和产品提质,使他能够接到更多的订单。
经过积累式发展,王先绪不仅在老屋原址建起了三间新平房,紧挨着新房,建起了几千平方米的鞭炮生产无药工序加工车间。整个加工厂拥有了2台烟花筒子生产机械和4台压土机械,年产值70多万元,安置吸纳当地20 多人就业。
王先绪的坚强、自信、乐观也打动了周围许许多多的人。对于未来,已迎来全新生活的王先绪,还有更多美好的憧憬。他想带动更多的残疾朋友从事烟花鞭炮的无药工序生产,使他们走上自食其力之路,展示新时代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