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践行了美好人生价值观的残疾人-桃源县马兴志艰辛创业、拼搏兴业、助残敬业的事迹
马兴志,男,1974年7月出生,共产党员,肢体残疾人,湖南省第八届党代表,第十二届团省委委员,被省人民政府记二等功,荣获“袁隆平科技致富能手奖”。桃源县三阳港镇官家洲村人。他曾通过学习掌握食用菌种植技术,制种栽培食用菌,取得很大成功,被称之为“食用菌大王”,并获得了湖南省“劳动模范”称号。从2003年起,又创办保健枕头厂,以“美丽村姑”注册,2007年利用网络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在全国20多个省市设有代理,其中省级代理2家,市级代理45家。2010开始又新增加工生产清洁用品项目,注册商标“妙娃”。如今,“美丽村姑”健康枕、“妙娃”清洁用品在网络的牵引下,已从僻静的小山村走向繁华的大都市。他以艰辛创业、拼搏兴业、助残敬业精神,践行着自已人生价值观,实现着自已助残帮困梦。
一、从食用菌制种栽培起步
由于家庭贫困,马兴志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给家做一些农活,在一次“双抢”收谷子时,手指被机器拖进出了,也就这样落下了残疾。他初中毕业后,家里不能同时供养他和妹妹读书,其父亲决定让他辍学回家。就这样,他离开了自己热爱的校园,回到了低头是山、抬头还是山的官家洲村。刚回到家时,他感到彷徨、苦闷,整日里抬不起头来。看到自家几间破败的草屋,看到乡亲们穷困愁苦的面容,他真不知道出路在哪里,贫穷的生活何时才是尽头!就这样,他产生了下定决心改变这贫困落后现状的念想。这年的“双抢”刚过,他帮父母忙完农活,来到县城的新华书店“免费”看书。在充满书香的店堂里,他求知若渴,他找到一本叫《庭院经济实用技术手册》的书。他仔细地打开这本书,感到就象打开了一座宝库的大门。这本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手册,不仅详尽介绍了种植、养殖、加工、市场信息等200多项农村实用新技术,而且还介绍了一批农村科技致富的明星。其中有一位就是我们桃源县退休老干部燕甫江,他通过学习苗木嫁接、繁育名优水果苗,成为当时万元专业户,这给马兴志留下了深刻印象。马兴志买下了这本书。回到家里,吃完晚饭,他一个人就伴着昏暗的灯光,把这本书一口气看完了。那一夜,他久久不能入睡。那些致富典型人物在他的脑海里就象放电影一样,不停地闪现,“别人能行,我为什么就不行?”《庭院经济实用技术手册》使他这个黑暗中的迷茫者,看到了一线黎明的曙光。为了家庭,为了乡亲们,他决心在农村大干一场。
第二天,正逢县科协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他积极参加了,他选择了投资少,见效快的食用菌技术培训班。一个月的培训班结束后,他记了近5万字的读书笔记,基本上掌握了食用菌制种栽培的全过程。回到家里,他依照培训班上学来的知识,用稻草做了20个菌棒,用的药物是培训班上发的一点试验品,接种后,他把菌棒放在自己的床底下,经过20多天的细心照料下,床底下的菌棒终于长出了一丛丛实体的原基。又过了三、四天,一丛丛食用菌出现在菌棒上。看着眼前的幼菇,他觉得比世界上什么花儿都美丽,心里的高兴劲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第一茬就产磨菇35斤,在市场上卖了50多元钱。除掉成本,赚了20多元。“假如种一千袋、一万袋,该要赚多少钱呢?”想到这里,他心里美滋滋的。看到种菌子真有赚头,他决心大干,他与父母商量,卖掉家里唯有的一头牛和一头母猪,凑了2000多块钱,到市场上买来原材料,进行批量试种。功夫不负有心人,又是20多天后,菌棒全长出了菌子。看着眼前的蘑菇,他与父母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一些菜贩子听到他培育菌子成功后,三更半夜地跑到他家批发菌子,一批接着一批,几个月下来就净赚了5000元。接着他年年增加新品种,收入也一年比一年高。后来成了桃源县有名的“食用菌大王”,年产菌20多万斤,产值20多万元。
二、做银杏系列产品开发文章
2003年的一天,马兴志望着村里的300多亩银杏,看到村里群众摘银杏叶卖,心想银杏叶能卖肯定有重要价值,何不在这个上面做做文章?说不定能找到一条好门路。这个念头,促使了他又走上了寻求银杏开发价值的路。于是他四处寻觅有关银杏开发利用的资料,终于,他了解到用银杏叶制作的健康枕对颈椎以及脑部健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他欣喜若狂,马上又全身心投入银杏开发项目之中。他开始利用银杏叶加工成枕头。让他父母,还有一些亲朋好友作为他的“试验”对象。在近两个月时间的“试验”中,亲朋好友反映枕头对身体的保健效果不错,睡眠质量明显改善,这说明银杏枕有很大的开发价值和商业价值。试验的成功,他很高兴,信心十足,他决定开办银杏开发加工厂。一开始他在村里办起了一个小型健康枕加工厂,他把生产出来的产品送到本县各大超市、床上用品店等地亲自推销,但是因为这是一个新品种,好多人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所以推销很不成功。在后来又请来了销售业务员,在全国各地跑,这样也仅是苦苦地维持了几年,产品卖不出去,让他陷入苦闷,他感觉到自己所欠缺的知识太多了,仿佛缺乏一扇没有走进的门。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互联网,抱着试试看的心里在网上发布一些销售信息,渐渐地有一些网上订单了,虽然单量不是很大,却让他看到了潜在的市场前景。他还在网上找到了专业设计策划公司,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包装设计和品牌定位,成功开发出了“美丽村姑”这个土洋结合、新颖时尚的形象品牌,使产品既迎合了消费者需求,又提升了档次。从而使产品走出销售低谷,从此他体会到了网络的无穷魅力,精神为之一振。也由于网站形象设计美观大方,产品时尚实惠,网站很受网民喜欢,点击量累计达到30万次,与此同时,产品的销量也同步增长。产品的良好销售形势,激发了他进一步开发银杏系列产品的信心,而后他逐步开发出了银杏保健茶、保健垫等10多个产品。为扩大销售,进一步发挥网络销售效应,他通过网上寻找各地代理商。在不到一年时间,就有近20多个省市的120多名网络商家主动找上门来,通过认真挑选,他选择了47家代理,其中省级代理2家、市级代理45家。2010年又新增项目“妙娃”清洁用品和服装加工,年创产值300多万,利税30多万元。
三、实现助残帮困梦想
他成功后没有忘记周围的乡亲,没有忘记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尤其是那些更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这也是他成功的初衷。他利用学到的知识办起培训班,带领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共同致富。先后培训学员550多人,学员中既有本地的,也有外县甚至外省的。如桃源县漳江镇李卯初通过参加他举办的培训班,学习食用菌种植后,很快脱贫了,年收入7万以上,修建了漂亮的楼房。“美丽村姑”健康枕厂就业人员现有35人,其中有残疾人5名。残疾人龙敏由于身体有残疾,丧夫,留下两个孩子,外出打工多有不便,马兴志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即上门把她接到厂里来上班,从做点小事开始,通过慢慢学习,现在成为了厂里的熟练车位。一级多重残疾青年谭德武在校读书成绩优异,可是一场奇怪的病让他再也不能进校园了。2012年马兴志随爱心协会来到谭德武家时,看着他妈陪着他哭,马兴志当时献出爱心款1000元,了解到他妈是一个很好的缝纫工,原来在广东打工,但由于要照顾儿子不得不放弃广东的工作,马兴志觉得这太可怜了,为了拯救这个家庭,马兴志马上提出要他妈来厂上班,把儿子也接到厂里照顾,当时他妈很感动。就这样母子俩来厂上班了,在厂里员工的真诚帮助下,谭德武也可以做一些小事了。只要有合适的残疾人马兴志都随时接收他们来厂上班,让残疾人感受到生存的希望。“美丽村姑”健康枕有很多工艺是靠手工完成,有家庭锁事等情况不便、不能来厂上班的残疾人,马兴志就派专人把部分原材料送到他们家中进行加工,再把他们加工的半成品收到公司,实行计件制,当天结算领工资,这一举动很受这些弱势群体的感动。多年来,他对贫困学生、残疾人经常送温暖,通过爱心协会捐款捐物上万元。马兴志的每一步成功,都是他当时助残帮困的初衷和梦想在激励着他,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残疾人的美好的人生价值观。马兴志,他尽力了。他的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二套“金土地”栏目,湖南卫视“乡村发现”栏目及市、县新闻媒体等均予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