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自强助残>详细内容

重度残疾人种出甜蜜新生活

发布时间:2016-10-08 信息来源:市残联 浏览次数: 【字体:

        走进临澧县修梅镇闸家村10组居民鲍义华的葡萄种植基地,顿时让人眼前一亮:数十亩大棚有序排开,铺展在山坡下,在初夏的阳光下闪闪发亮,显得特别气派。大棚里,乡亲们来回穿梭,正在忙着给葡萄藤打芽。人群中,鲍义华显得有些特别,尽管他行走的脚步有些蹒跚和缓慢,但脸上的笑容却特别灿烂。

        今年47岁的鲍义华是一名重度肢体残疾人。1岁那年,一场感冒引发高烧,让他失去了像同龄孩子一样自由活动的的能力。父母将他到医院,诊断的结果是小儿麻痹症。因为行动不便,初中还没毕业,鲍义华就开始跟着师傅学理发。1990年,出师后,在县城朝阳东街租下门面,开起了理发店,一开就是20多年。因为为人实诚,手艺不错,理发店的收益还不错。有了一定的积累后,不安分不服输的鲍义华看到老家不少农户都靠种葡萄发了财,他也渐渐动了心思。

        可是,创业搞种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对他这样一名残疾人来说,甚至可以说得上是“自讨苦吃”。2010年,在本地葡萄种植带头人怀新民的指导下,鲍义华规划建园30亩。头一年,整地打桩搞基建,加上进苗购肥,需要60多万元启动资金。鲍义华拿出多年积蓄,并向银行贷款向亲戚东拼西凑,终于使大棚顺利建起。2011年,正当他憧憬着发财梦时,猝不及防的打击随之而来。葡萄即将上市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掀翻了大棚,鲍义华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即将到手的葡萄掉落一地。

        刚刚开始创业就遭遇滑铁卢,对鲍义华的心理打击特别大。他想干脆放弃算了。可是如果放弃,投资就会全部打水漂,几十万的债务怎么还?沮丧了一段时间以后,鲍义华重新振作了起来,他认真吸取教训,请教行家里手,科学加强培管,努力拓展销售渠道。为了节省成本,虽然身体不便,但给葡萄打芽、施肥这样的苦活累活,他都抢着干。到了销售季节,他拖着病腿上货卸货,忙得比别人更起劲。有一年,在长沙高桥水果市场,他咬牙坚持装货卸货,连续忙了一天一夜,累得瘫倒在地。大伙儿把他扶起来,强制他去休息,他才稍微去喘口气。第二天,他又不顾疲累接着干,直到所有的果子全部顺利销出,他才肯回去休息。

        上天不负有心人,经过辛勤的付出,现在,鲍义华的葡萄园亩均毛收入达1万元以上,净利润近2000元。通过种植二次创业,鲍义华真正种出了甜蜜的新生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