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自强助残>详细内容

花开无声 人来有情—— 常德市扶残助残先进个人彭敏

发布时间:2017-07-24 信息来源:市残联 浏览次数: 【字体:

“悠悠沅水,善德之源贯古今”。在美丽的沅水之滨,常德市桃源特殊教育学校承载着善德的使命,为残疾儿童带来灿烂的阳光。彭敏,是这所学校的第三任校长,2011年,当她第一次走进学校,面对这一群群折翼的天使时,她伤心地感受到了生命残缺的不公,四年过去了,如今,她每天微笑着走进学校,感受着校园的温馨与活力时,更感受着身上更重的使命……

校园和谐,才为净土

以文化建设为本,形成校园独特的“和谐、博爱、自强”的气质,这是彭敏校长首先想到的。四年多来,彭敏不遗余力,劳苦奔波,将争取到的有限资金,毫不吝啬地用在校园文化建设里,就是想为这里面的残疾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安康的乐园。四年里,彭敏校长带领师生,使校园四季常绿、四季有花、恬静雅致、自然优美。对教室、办公室、功能室、活动室、寝室设施进行全面升级,创设出一个整洁舒适、文明向上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同时,加强人文景观建设,宣传橱窗、黑板报、布告栏、艺术廊、语录牌和匾牌等,精致美观,体现出“协调和谐、有效育人”的原则。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彭敏校长认识到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得益于广博的知识积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开展起了“书香校园”建设活动,不惜投入,有组织、有指导性地开展师生读书活动,特别要求教师读好四类书:读经典名著,增文化底蕴;读特教专著,悟教育理念;读教育学,强教学实践;读报纸杂志,知天下事。彭敏校长提倡“诚朴、博爱、奋进”的校风和“敬业、求是、创新”的教风,还特别注重师生的仪表管理,自己带头,要求每个人树立起衣着整洁、态度谦虚、文明大方的形象,使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现在,当你走进桃源特殊教育学校,你会感觉到这是一方美丽和谐的净土:绿树生机勃勃,花坛错落有致,教师辛勤耕耘,儿童快乐康复……校园一片其乐融融之景!

专业精深,方可敬业

因为面对群体的特殊,特殊教育教师很难获得职业的幸福感,但如果让教师能够融入集体,能够在团队中感受到个体存在的价值,并在团队里发扬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就一定能够有所作为。彭敏校长深邃地认识到:专业精深,方可敬业!因为面对残疾孩子,只有凭借理论的认知炼就的高超的课堂教学技巧,才能体会成功,满足事业的需要,让教师情有所归,心里充满阳光。彭敏校长把目标指向国内最好的同行学校,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几年来,她不仅系统性地跟踪了当前最先进的聋、智、语训方面的教育理论,做了8本学习笔记,参加了20余次培训,主持了一个省教育学会的规划课题研究,给学校教师做了4次讲座,还先后有2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4篇论文获省级一二等奖。在她的示范和带领下,学校始终洋溢着敬业的风气,保持着教研和教学比武的热潮,教师的专业素质得到了长足发展,仅近年来,我校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县各级教学比武和交流,获奖的课例达13节,其中获国家一等奖1节,省级一等奖1节、二等奖2节,50多人次的论文获得国家、省、市、县级以上奖励或公开发表。现在,我校的课堂里,学生主体地位得到突出,“精讲多练,以训练为重点”、“快乐就是康复”、“特别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等教育思想得到落实,情感、习惯、兴趣、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与训练。这一有创意的教育思路,把“严谨的逻辑的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愉悦的开放的活动过程”使学生的康复路径,由被动康复转向内发康复。

深度思考,智慧康复

彭敏校长善于思考。

学校规模在不断扩大,课堂效益在不断提高,但站在新的高度上的彭敏校长发现,课堂教学的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尤其是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真正实现,而原本是应该存在于我们的教育活动中的有些什么东西被我们忽略了。就这样,彭敏校长开始了对自己的一连串叩问:在教学中,我们的老师有没有剥夺学生童年的欢乐?孩子们有没有用他自己最乐意的方式接受康复?……受到泰勒的一句名言 “教师的职责是构建适合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情境,以便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可能”的启发,彭敏校长提出了“把快乐还给童年,把童年留给孩子”的核心康复理念,开启了“快乐童年,动感地带”校园活动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2012年9月24日, 桃源特教学校举行了主题为“阳光生活”自理能手竞赛活动。活动包括个人卫生、寝室卫生、教室卫生、家庭礼仪四个方面的内容,学生们在辅导员的指导下积极参赛,现场高潮迭起,气氛非常融洽。

这样彰显活力的活动,还有很多,譬如:“同在蓝天下”——每月都邀请周边的大中小学生来学校参观、联谊,展示“身残志坚”的才艺和“挑战自我”的精神;“我为校园添新绿”——春天来了,师生一起栽树植草,美化校园;“我运动,我快乐”——将每年3月、11月确定为运动月,除开展大量锻炼活动外,还开展趣味运动会,师生同台竞技;“感受自然”——春华秋实之际,来到田野河畔,师生自在游玩,纵情歌唱;“过节了”——六一、元旦、助残日、教师节,用才艺感恩社会、感受快乐!

这些活动,因为形式活泼,内容生动,参与面广,得到了师生的积极响应与支持。活动中,教师们都紧紧结合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孩子在生活、言语、体育、卫生、艺术和安全等方面的缺陷,进行康复训练。

校园活动文化建设,让快乐伴随孩子们的每一天。这样做,是尊重特殊教育规律、尊重生命规律和发展规律,所以就找到了康复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人的快乐!

大爱无痕,生活如歌

在严肃治校和严谨治学的另一面,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彭敏校长和蔼可亲的笑容。每天,她都会去教师办公室走走,和老师聊聊天家常,有说有笑;去操场上,和大家一起做做操,玩几个游戏,意气风发;去课堂里,听一听,看一看,亲切微笑……在贵州观瀑,福建踏浪,海南拾贝的时候,彭敏校长更是和大家尽情玩乐,大胆释放青春魅力。在彭敏校长的QQ里,有一个群,里面有住校或者在外打工的家长,也有毕业或者在校的学生,他们是自发找到彭敏校长的,每天,彭敏校长都能够收到他们的问候和感谢,也有疑惑或者意见。在彭敏校长的办公桌里,有厚厚的一叠信,也是学生和家长写的,他们忍不住要用信的方式,表达对学校校长的敬意。在送教上门的路上,彭敏校长摔倒过,在给资助对象送温暖的路上,彭敏校长被雨淋过,但面对每个家长学生的时候,她总是面带笑容,寄予深深情谊!因为,在她内心深处,每个学生,都是不能抛弃的天使,都是一个个宝贵的生命!

走进教师、学生和家长内心的深处,才是最好的校长!

四年来,彭敏校长一直以纯洁的思想、廉洁的作风、超人的毅力和深度的智慧,引领着学校从一个高度走向另一个高度,得到了领导社会和全体师生的一致赞誉,在行业内为常德争了光。她个人先后三次获县政府嘉奖、一次荣记三等功,当选为省妇女代表与市党代表2013年被湖南省教育委员会、湖南日报报业集团评为 “湖湘名校长”。 彭敏校长,谱写出了新时代特殊教育教师的青春之歌!

花开虽无声,人来却有情。在今后的日子里,彭敏校长将继续带领桃源特教人,在扶残助残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因为她坚信:前方必将充满阳光,一路芳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