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自强助残>详细内容

扶贫助残领头雁

发布时间:2017-11-22 信息来源:石门县残联 浏览次数: 【字体:

王爱华,女,石门县所街乡居民,肢体残疾人,石门县馨香园茶叶合作社法人代表,石门县残疾人扶贫基地创建者之一,石门县残联第五届主席团成员。

俗话说:“高山出好茶”,因为毗邻壶瓶山,所以她慧眼瞅准茶叶将是推动高山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因为她明白,高山致富,产业推动这个简单道理。起初,她只是简单的想到种茶,就是把茶叶采摘以后,卖给收购茶叶的贩子,没想到后来的她,竟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茶叶加工大户,成立的合作社还被县残联认定为石门县残疾人扶贫基地。拿她自己的话说:“自己走这一条路,完全是给逼的”。早些时候,我们当地人,只知道种茶和采茶,根本不知道将茶叶加工后再出售。有时候,为了卖给好价钱,尾随贩子要套上半天的近乎,才能勉强卖给好价钱,更多的利润却是给贩子赚走了,特别是村里许多的残疾人,每天都拖着残疾的身体上山采茶,最后连工钱都没有赚到。我也是一个残疾人,我一百多亩茶园,贩子每年至少赚取中间差价好几万元,我实在不甘心。那个时候,别说建一个茶厂,就是做个茶叶贩子都担风险,现在想想,还得感谢支持我的丈夫和亲友,特别是周边残疾人社员,如果没有当初他们的鼎力帮助,也许,我就走不到今天。所以,作为回报和感恩,我的入社社员几乎都是残疾人。有资金投入的,按利润分红;没有资金投入,可以以茶园入股,凡是茶鲜叶卖给基地的,价格高于同行市场。几年来,我把残疾人当成自家的兄弟姐妹,专门聘请茶叶专家上门为他们开展服务,亲手教他们怎么种植茶叶,手把手的传授茶叶采摘方法,安排专人上门收购茶叶,无偿为他们提供茶叶运输,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安排临时就业岗位,确保每个月工作不低于4000元,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残疾人扶贫基地是他们脱贫致富的依靠。2017年,石门县阳光增收项目落户基地,这是县残联对我的信任。为了不辱使命,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即使在茶叶的繁忙季节,我也会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和我丈夫一起,走村入户摸清残疾人社员建档立卡和享受低保待遇的情况,尽量让贫困残疾人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确保项目资金落到实处。通过张榜公示,让每一个残疾人感受公正和公平。5月份,我们专门邀请县茶叶办专家许爱国同志做客基地,为阳光增收项目扶持对象专题讲解茶叶种植、管理、储藏和营销等知识,并现场为残疾人户发放价值1200元的农用物资,得到了社会各界和残疾人的高度评价。其次,是针对残疾人农户茶园特点,我和丈夫翻山越岭,到茶园实地进行技术指导,为他们提供上门服务,帮助他们提升茶叶品质,增大茶园效益。残疾人唐会巨,未加入合作社以来,家庭经济条件一直很差,虽有茶园3亩,但,因不会培管,茶叶质地较差,每年茶叶销售收入不尽人意,基本上只能赚个工钱。入社以来,我多次亲自上门,实地为他指导,提出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的建议,并安排专人帮他采摘茶叶,帮助提升茶叶品质,仅2017年,他的茶叶收入较之以前,几乎翻了三倍,如今,他已经是周边有名的茶叶种植大户了,每年,为我基地提供近2000斤的优质茶叶。作为一个基地负责人,我知道一份承诺,就是一份责任。为了确保残疾人农户茶叶卖给好价钱,我和丈夫到处找市场,有时候,为了签订一份茶叶销售合同,我和丈夫不知多少个日夜来回的折腾,多少次登门耐心等待,庆幸的是,我们的诚信和产品赢得了销售市场,现在,仅安华一家黑茶公司与我签订销售半成品发酵茶叶近30万斤,几乎占基地销售粗茶的4份之三还强。我要感谢我自己,用诚信撬动了市场销售的大门,同时,我也要感谢支持我,激励我的残疾人社员,是他们希冀的眼光,让我砥砺前行,才有我今天的成功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为一个农村合作社和残疾人扶贫基地的缔造者,我知道,以后的路还很长。作为一个带领残疾人脱贫致富的领头雁,我深知肩上的担子还很重。在残疾人扶贫路上,我将继续负重前行,带领残疾人社员脱贫致富,共奔小康,为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全面小康残疾人不掉队的宏伟目标尽绵薄之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