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业务信息>自强助残>详细内容

临澧县岩龙村产业扶贫增强残疾人家庭“造血能力”

发布时间:2018-01-24 信息来源:临澧县残联 浏览次数: 【字体:

临澧县刻木山乡岩龙村位于临澧县西北角,属市级贫困村。该村田少地多,自然条件、基础设施较差。2014年,该村借助山地丘岗多的特点,因势利导,成立脐橙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纽荷尔脐橙种植。县残联以此为契机,采取一系列扶持措施开展产业扶贫,支持该村的残疾人从事脐橙种植,提高了残疾人的收入,增强了残疾人家庭的“造血功能”。

全村残疾人户共有79户,从事脐橙种植的53户,占全村残疾人户的68%,种植面积305亩,总收入达到260万元。2016年,在脐橙产业的带动下,全村残疾人人均增收1000元,与2014年比较,2016年残疾人人均收入增长了50 %。

一、合作带动,统一服务。岩龙村是县残联“连千村帮万户扶贫工程”的重点推进村。近几年,通过“以合作社为依托,以脐橙产业为支撑,以基地为平台”的扶贫思路,采取“三统一”服务模式,推进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一是统一供苗。凡是残疾人发展脐橙产业的,残疾人向村里申报计划后,由县残联提供种苗,并通过村干部发放到残疾人手里。二是统一引导。为提高脐橙产量,扩大种植规模,县残联还向村里拨付一定额度的产业发展引导资金,用于基础建设、技术培训、创业扶持等方面。这笔引导资金,在村里的统筹安排下,支持残疾人脐橙种植户开垦山地,疏通沟渠,新扩基地,改善生产条件;聘请农技专家进村入户,为残疾人上门开展个性化服务,现场指导脐橙培管、病虫害防治等知识,提高技术水平;扶持残疾人添置必要的物资和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三是统一销售。产品收获季节,县乡村各级通过县委官方微信平台“微临澧”、网络、电视台联动,制定宣传策略,统一宣传步调,大力推介岩龙村生态绿色农产品基地形象,推广脐橙产品,集中对外进行销售,使残疾人没有后顾之忧,统一销售使脐橙销售均价每公斤提高了0.2元,真正实现了增产增收。

二、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针对残疾人发展脐橙种植认识、基础、现状、诉求的不同,县残联和村里因人施策,分别采取不同的推进措施。一是新开。残疾人余祥振原来从事山羊养殖,看到村里这几年脐橙种植发展得比较好,准备拿出积蓄种植脐橙,但又怕投资太大有风险。县残联和村干部轮流上门做工作,给他出主意,想办法,分析前景,多渠道筹集资金,打消了他的疑虑。从去年12月开始垦地,余振祥从零开始,今年一口气上了100亩的规模。二是扩规。二组残疾夫妇谭德华、田元秀从2015年开始种植脐橙,去年大受益后,发展的信心更加充足。经县残联干部和村干部上门走访,宣传相关扶持政策后,尽管家里地少缺劳力,又在去年基础上新扩了2亩。三是提质。十五组的残疾人文年娥在村里发展脐橙比较早,果树树形大,受益早。从2015年起,我们针对她的这一优势,重点帮助她进行一对一的技术指导,强化培管措施,提高成果率,打造精品果、高档果。尽管老树面积只有4亩,但2016年销售收入达到了5万元。

三、辐射周边,示范引导。得益于县残联的扶持,2014年和2016年相比,全村发展脐橙种植的残疾人户数、种植规模、销售收入分别增长了20%、50%和50%。在基地的辐射带动下,岩龙村周边的村残疾人发展脐橙种植的氛围被带动了起来。仅天星村目前残疾人从事脐橙种植的就有30户,规模达到80亩,实现销售收入40余万元。目前,我们正在持续加力,以刻木山乡的特色种植业脐橙为示范,带动该乡更多具备条件的残疾人发展产业、提高家庭收入。

在产业扶贫基础上,县残联还通过采取其它配套措施,推动残疾人家庭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一是促进残疾人优惠政策落实。进村入户宣传有关残疾人优惠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法律救助工作。引导村委会督促落实残疾人参加“新农保”、“新农合”等政策,与民政等部门加强协调,使村里符合低保、五保条件的残疾人全部实现应保尽保。二是开展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干部职工和村里的一名残疾人结成帮扶对子,对残疾人家庭在生活、就业、康复、教育、办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三是解决残疾人生活困难。对部分残疾程度较高、家庭特别贫困的残疾人,给予一定的困难救助和临时生活救助。对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设施改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