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养殖圈的追梦人
发布时间:2024-07-25
信息来源:市残联办公室
浏览次数: 次 【字体:小 大】
1997年儿童节,袁宝出生在龙潭桥镇一个普通家庭。他的出生本应带来欢乐,但缺氧和有限的医疗条件却让他患上了脑瘫。袁宝的语言和肢体能力受到了严重影响,摔倒成了他的日常生活一部分。因此,上学成了一种奢望。村里的小学因安全原因让他在家自学,老师和同学们偶尔会来他家传授新知识。从此,他的世界便局限于家中,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家里的厨房和厕所。然而,袁宝也是幸运的,因为他有爱他疼他的家人。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挣钱建房,家里只剩下他和祖父母。他们无时无刻不在照顾他,教他识字,教他做人。祖父的“唠叨”常常在他耳边响起:“别人的东西不要拿”,“做人要本分诚实”。

后来,袁宝有了弟弟。童年记忆里,弟弟有什么吃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会递到他嘴边,看到他吃下去才放心地走开。弟弟作为他的“小护卫”,在祖父母带他们散步的时候,总会跟着他,怕他摔倒。到了上学年龄,弟弟就跟着父母去了长沙读书,只有寒暑假才有相见的机会。从小沐浴着家人爱的滋养,袁宝并没有因自身的缺陷而变得消沉。他不愿因为自己是个残疾人就浑浑噩噩度过余生,暗暗下定决心要做有意义的事,找到人生目标,实现自身价值。手机成了他和世界的桥梁。通过它,他结识了一群和他同样遭遇的“残友”。怀揣着求知欲望,他一心扎在学习的海洋里,学会了打字,学会了使用微信,还在网上学习了养殖技术。养鸡、养猪的想法逐渐成形,他开始相信时机已经成熟,是时候付诸行动实现梦想了。
2017年,袁宝勇敢地在自家后山开始了养土鸡的事业。起初只有50多只鸡苗,存活率一直是养殖户的一大挑战。但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努力,他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从鸡饲料的投喂、饮水、活动空间的管理、防天敌等问题也被他一一克服。次年他便将规模扩大到100多只。然而销售困境再次摆在了他面前,找不到销路让他倍感焦虑。逢集市必去,但销量依旧没有起色。他想到了送附近农家餐馆,但别人不认可他的鸡。四处碰壁的他有想过放弃,但这不符合他当初立下的誓言。在家人的鼓励下,他重拾了信心。21岁时,袁宝为拓展业务,执意要购买三轮车。家人担心他的安全,一致反对,但他还是坚持买下了三轮车。在他看来,追梦,就要敢于尝试看上去不可能的事情。养鸡没有收到预想中的效果,他又把目光转向了难度更大的养猪。家人心疼他的劳累、担心他的安全,劝他放弃这个想法,再次面临家人的不同意,袁宝坚信辛苦付出才有未来,最终说服了家人。
袁宝从养一头母猪起步,中间经历过猪瘟肆虐、猪肉价下跌多次冲击,他也未曾放弃。他开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用五谷杂粮喂养猪肉,既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猪肉的品质。经过几年反复尝试,如今年出栏量预计能达四五十头。看着大猪小猪吭哧吭哧叫唤,袁宝乐开了花,梦想正通过他身残志坚的汗水浇灌逐渐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