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工作动态>详细内容

常德市残联强化“四抓”措施圆满完成省市为民办实事——“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工作任务

发布时间:2013-09-30 信息来源:市残联 浏览次数: 【字体:

  按照省政府为民办实事mdash;mdash;“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的要求,今年,常德市残联承担了222名残疾儿童免费抢救性康复任务。6个月来,我会以转变干部作风活动为契机,以“办出特色,办出实效,办得让人民满意”为宗旨,在省残联及省市实事办的领导下,从强化领导入手,狠抓责任明确、狠抓难题突破,狠抓督促检查,认认真真完成工作程序,扎扎实实推进项目进程,圆满地实现了既定目标:截止9月20日,省、市、县三级共投入康复救助经费100万元,对43名贫困智力残疾儿童、32名贫困孤独症儿童和74名贫困脑瘫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为18名听障儿童安装人工耳蜗,为20名视力残疾儿童配发和为35名儿童适配轮椅和矫形器。圆满完成了222名贫困残疾儿童康复任务,原来一站就倒了,能够扶着东本站立了;吐字不清的,可以喊爸爸妈妈了;表情痴呆的,学会微笑了。整个项目康复有效率高达100%,受到患儿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一、加强领导、认真组织
  省政府为民办实事mdash;mdash;“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启动仪式后,该会迅速行动起来,一是传达精神,研究部署方案。3月20日,该会先后召开党组会议和机关行政会议对省为民办实事项目进行传达,并认真研究实施方案。3月21日,该会成立了以理事长田大春为主任的项目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分管领导具体抓,康复科负责日常工作,与此同时,出台了《常德市落实“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实施方案》,把省里下达该市222名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并提出了工作标准和质量要求。4月15日常德市正式启动了“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
  二、扎实推进、确保实效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项目影响。该会充分利用“两台一报”和主要新闻单位的宣传平台,积极为新闻单位提供新闻素材,扩大此次为民办实事的影响力。据统计,今年通过新闻媒体宣传报道该会承担项目的相关新闻信息和网络转载的信息达60余条。
  二是健全康复设施,改善项目环境。为确保接收康复训练的残疾儿童有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参与此次项目的各康复机构结合本机构实际,聘请了专业康复教师或护士,精心布置了活动室,还为残疾儿童和陪护家长添置了学习、生活用品,有的康复机构还特意安装了空调等生活设施,为残疾儿童及其家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三是提高服务水平,确保项目质量。一方面,常德市残联积极推广“五个一”的管理办法,努力提高各康复机构的服务水平。“五个一”即,“一部热线电话”,各康复机构点开设热线电话,为残疾儿童家长答疑解惑,提供帮助;“一次家长会”,每月初请参与陪护的家长聚一次会,让家长了解项目实施程序和注意事项;“一块公示栏”,县市区残联和定点康复机构在明显地方设置公示栏,对项目资助对象、标准和训练时间进行长期公示;“一场感恩教育活动”,各康复机构必须每月组织开展一次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认真督促各康复机构抓好课程训练,切实提高康复服务质量。该会要求各康复机构制作标准课程,聘请专门的特教老师和医师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对残疾儿童进行训练,并循序渐进激发参训儿童的潜能。如,在常德康复医院、桃源特教学校、安乡特教学校、津市聋哑学校,参训儿童每天都严格按照科学的课程安排,接收2节集体课,2节小组课和1节单独课的训练。训练内容包括感觉、知觉、生活、语言、社会(团队)、运动等等。在康复训练方式上,除通过简单、重复的学习,巩固孩子的“学习成绩”,增强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外,还鼓励各康复机构把个别训练与集体训练结合起来;把家长培训与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结合起来,通过培训家长,教会家长有针对性学会启发教育自己的孩子,给残疾儿童一个长期受训的平台;把课内训练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认真组织各种各样形式的结对活动、野外活动、参观访问活动,增强参训儿童的社会适应性。
  三、突破难点、搞好保障
  此次“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经费由省、市、县三级配套,且三项经费中都没有考虑到家长的陪护费用及务工补贴,因此,项目实施之初,由于一些家长怕陪同孩子上课而耽搁了自己的打工和处理农活的时间,出现了不少受训儿童和家长退学的尴尬场面,为了及时破解这一难题,该会多措并举,通过向财政争取资金、先挤先挪、县市区残联看望各自学员等多种方式解决了家长的陪护费用及务工补贴,截止9月17日,该会在家长的陪护费用及务工补贴方面,共筹集了20万元资金。此举最终解决了参训儿童的“退学潮”,为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认真督导、狠抓严管
  为了保证项目公开、透明、高效、规范的运行,该会不定期邀请市实事办、统计等部门形成联合检查组,指导定点康复机构做好类康复训练工作,统一规范档案。同时会机关康复科除经常性的电话询问和对各县市区上报的进度表严格审查外,每个月都要到各康复机构核查学生名额、检查教师教案、考察康复情况,并要求各康复机构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整个项目按期按质完成。另外,该会多次召开协调会、督办会对“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进行指导、督促,并对各项保障措施是否到位、各项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等内容进行半月一调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了“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按既定时间完成。(市残联办公室)
  
  湖南省实事项目(康复)中期讲评暨管理干部培训会在常德召开
  
  实事项目定点医院的康复技师给脑瘫患儿进行引导式教育授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