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二期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协调员师资培训班在常德市隆重举办
10月23——27日,为期五天的2017年第二期全省残疾人社区康复协调员师资培训班在常德市祥瑞大酒店隆重举办。来自各市州的60名同志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丰富多彩,既保持了好的传统,也融入了“十三五”社区康复工作新的理念;既有专门的业务康复知识讲座,也有为康复工作服务的心理维护等课程;既有理论讲座,也有现场观摩。为了检验培训效果,还进行了闭卷考试。通过培训班测评表测评,此次培训效果相当好,学员纷纷表示:非常满意这样的安排,这样的培训要多搞,让我们长了知识,扩大了眼界,拓展了为社区残疾人服务的思路。
10月24日上午,举行了开班仪式,省残联康复部部长羊洁,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田大春,市残联副理事长黄杰,省残疾人康复协会主任胡德出席了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田大春同志致欢迎词,羊洁同志就此次培训班强调了三点意见:1、认清形势,明确残疾人康复工作目标任务。“十三五”残疾人康复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底,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80%以上。”“接受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比例达80%以上。”我省2017-2020年分别为40%、55%、70%、80%以上。目前,我省乃至全国专业性、高水平的康复技术人才很缺乏,导致残疾人康复服务率不高,效果不佳。海迪主席很重视残疾人康复工作,强调康复是残疾人公共服务的重中之重,长期呼吁培养康复专业人才,终于在去年将国家康复大学的筹建列入国家发改委项目。所以,在这条战线上工作的同志们更加要认清形势,明确残疾人康复工作目标任务,增强康复工作自豪感、责任感与紧迫感。2、认真学习,提高康复服务专业化水平。要完成我省“十三五”时期残疾人精准康复目标任务,社区康复是最重要的途径,社区康复协调员是最重要的队伍。通过学习,将先进的康复理念和专业知识带回去,送到残疾人及其亲属身边。同时,回去后做好本地社区康复协调员的培训工作。3、明确职责,精准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工作。社区康复协调员的职责就是要会同卫生服务机构入户进行残疾筛查和功能评定,早期发现各类残疾,动态掌握社区内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为辖区内残疾人建立康复服务档案,根据需求及时提供各类康复服务,做好工作记录;在社区服务卫生机构和上级康复机构指导下,组织各类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活动;根据残疾人在文化教育、职业培训、就业劳动、生活保障、辅助器具配置、无障碍环境改造及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需要,联系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有效转介服务;组织卫生、教育、心理等专业技术人员,为社区(村)内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知识讲座,开展康复咨询活动,发放康复科普读物,传授残疾预防知识和康复训练方法;积极向残疾人宣传残疾人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协调,帮助残疾人纳入各项社会保障项目。这次参加培训的60位学员要做好我省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残疾人工作,重点向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的建档立卡、贫困、重度、精神残疾人倾斜服务。
图为培训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