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有爱 行动无碍-----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实施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项目情况
一、 基本概况
武陵区位于常德市江北城区,辖7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38万,其中残疾人20200人,约占总人口的5.3%。各类残疾人分别为:视力残疾3224人,听力残疾4719人,肢体残疾6351人,语言残疾267人,智力残疾1406人,精神残疾1337人,多重残疾2889人。从2009年5月开始,经过历时一年的努力,辅助器具适配试点工作为我区78名残疾人配发了适合自身特征的个性化辅助器具,辅助器具总件数达到 180余件,项目总投资30万余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武陵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建立专业化适配服务团队为保障,以“一对一”个性化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为主要形式,以普及宣传残疾人家庭康复护理知识为重要内容,积极探索适配服务工作模式,最大程度地满足了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需求。
在全省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启动仪式暨全国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培训班在武陵区召开之际,省残联康复部部长侯建斌、省辅具器具中心主任周荣先后来到武陵区,深入到试点社区,对辅助器具适配服务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市残联和武陵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深入适配对象家中,对适配对象代表进行了走访慰问,表现出了对广大残疾人的深切关怀和对适配服务项目的高度关注。
二、基本做法
1、高度重视,精心筹划,确保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项目试点工作有序开展。辅助器具适配服务项目在我区开展以来,区委、区政府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全力支持,积极建立健全了项目落实工作责任制,切实制定了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做好了项目策划和组织动员,使适配服务项目成为名副其实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和 “亮点工程”。
2、以深入调研为先导,确保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项目试点工作的有效开展。首先,探索并确立了需求调查—→实地考察—→功能评估—→制定适配方案—→制作辅助器具—→辅助器具调试—→辅助器具配发—→跟踪服务的操作流程;其次是组建了由康复专家和辅助器具适配专家为骨干力量的适配服务团队,确立了残疾人康复训练和辅助器具适配并行推进的“医工结合”工作模式;第三是积极开展了入户调研工作。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确保了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项目始终按照“个性化”和“实用性”的方向顺利进行,真正实现了“残疾人需要什么,我们满足什么”的最终目的。
3、强化项目管理,狠抓任务落实,确保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项目取得实效。在积极探索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项目的工作模式、积极制定个性化适配方案的基础上,我们狠抓了项目管理和任务的落实。首先是加强了信息联络和业务对接,保证辅助器具适配服务项目按计划实施;其次是按照适配方案涉及的辅助器具品名、数量和技术数据要求,研究制订了相关的操作规范和工作方案,以此作为辅助器具制作、采购和实地适配的基木依据;第三是按照辅助器具标准化适配要求,积极做好辅助器具的制作和采购工作,并随即开展辅助器具配发前的调试和修正工作。
4、加强项目外联,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进中残联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工作先进区的进程。在巩固项目实效、强化标准意识、提高工作质量的基础上,区残联积极加强与省、市残联的沟通协调,不失时机地加强对我区项目实施情况的宣传推介,争取上级残联对我区项目开展情况的了解和支持。同时,加强与新闻单位的联系,及时宣传报道辅具适配项目,营造全社会关心残疾人康复工作氛围。
三、工作体会
1、残疾人辅助器具的供需还不平衡,适配工作潜力较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残疾人及其家属对辅助器具的需求比较迫切,他们急切盼望通过个性化辅助器具帮助残疾人走出家庭,融入社会。与此同时,我们在残疾人辅助器具的普及推广和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宣传方面还有需要加强的地方,辅助器具的适配率和辅助器具的个性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花大气力,在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工作的的宣传推广、适配服务组织网络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加大投入等方面作出不懈努力,并通过项目带动搭建起辅助器具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平台,让更多的残疾人从中受惠。
2、 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要注重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标准化适配是开展好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工作的根木保障,个性化适配则是开展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工作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要实现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我们认为,首先要加强市场引导,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力量参与辅助器具的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市场推广和生产销售活动,真正为残疾人提供能够满足残疾人个性需求的辅具产品;其次要通过加强人员业务培训、提高适配服务人员业务素质,认真研究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工作操作流程,科学分析和积极收集试点工作中出现的典型病案,用以指导以后的适配服务工作。
3、辅助器具适配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科学适配与康复训练并重。辅助器具是帮助有辅助器具适配条件的残疾人部分恢复身体功能、减轻残障困扰和生活困难的有效途径。大多数残疾人在适配了辅助器具后,还必须通过适时、专业康复训练才能真正发挥辅助器具对残疾人康复的重要作用。因此,辅助器具适配只是残疾人康复服务的起点,更重要的是要因人而异进行康复训练,以发挥辅助器具的最大功效。在本次试点工作中,我们也进行了必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经验。
家住我市林业局宿舍,现年72岁的林兴高老人,9年前因中风留下身体右侧偏瘫的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今年春节前,武陵区残联为林老家里进行了家居无障碍设计改造,在卫生间铺上了防滑垫、墙上安装了扶手杠、挂钩,又从居住的二楼至一楼靠墙处增加了扶手。经过一段时间训练,现在可以自己一个人上下楼。与林兴高老人一样,武陵区的78名残疾人通过适配服务项目领取了自己称心如意的辅助器具,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
四、下段打算
1、总结经验,巩固成果,积极探索和创新工作思路,2012年前将项目的实施范围逐步拓展到全区所有社区、农村,让全区所有符合辅助器具适配条件的残疾人切实享受到辅助器具适配服务项目带来的实惠,最大限度地满足残疾人的辅助器具适配需求。
2、努力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和建立以区残联、区卫生部门为主导,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以全区残疾人康复员和残疾人工作者为骨干的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工作网络,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我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的整体水平。
3、加大业务培训力度,普及辅助器具适配知识。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观摩、知识竞赛等形式,积极为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亲属传授辅助器具专业知识和家庭护理方法,努力塑造一支业务素质好、奉献意识强的辅助器具适配工作人才队伍。
适配有爱,行动无碍。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项目是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生活困难、促进残疾人更加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各级残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契机,继续谋求广大残疾人的最大福社,大力改善他们的生存质量和生活水平,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