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区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工作初见成效
为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该区成立了专门的试点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建立了由残联、财政、卫生、教育、民政、老龄、妇联等单位和相关街道、社区组成的联席会议机制,明确了各单位和部门的工作责任和目标任务。同时,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主动深入残疾人家中,实地了解情况,并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和调度,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一方面,该区根据残疾人的个体差异,通过开展“心连心”活动了解对象需求,积极开展“一对一”活动落实适配方案,开展“手把手”活动进行康复训练,尽最大可能满足他们的适配服务需求,切实提高适配率。另一方面,该区克服时间紧、任务重、专业人员不足等困难,组织大量人员逐户上门,面对面交心谈心,深入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对每一个残疾人的情况进行科学评估,一对一地制订个性化的适配方案,在征求对象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定制和发放相应的辅助器具。此外,该区还组织了600多名社区助残志愿者参与残疾人康复训练服务,在社区康复指导员的指导下,为每一名服务对象制定了康复训练方案和计划,进行了“手把手”保姆式的康复训练。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该区逐步建立了以区、乡镇(街道)残联、村居残协为主导,以村居卫生服务机构为依托,以残疾人康复指导员为骨干,以助残志愿者为补充的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工作网络。目前,全区共有区级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区康复站3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31个,助残志愿者达到了2000多人。在此基础上,区里还组建了一支由残联工作人员、康复技术指导专家和辅助器材调试专业人员组成的残疾人适配服务专业技术队伍,对残疾人的适配状况和康复情况进行定期走访和专业评估,为残疾人恢复身体功能提供技术指导。
(武陵区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