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残联“推三化”、“破五难”认真建设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是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机遇之年。鼎城区以全面推进“三化”、积极破解“五难”为抓手,实施好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两个体系建设,履行好代表、服务、管理三大职能,努力实现让残疾人培训有机会、就业有门路、康复有服务、生活有保障四有目标,全面发展了该区残疾人事业。
一、全面推进“三化”,健全规范残疾人服务网络
1、抓好基层组织规范化管理。以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区、乡(镇)、村(社区)三级残疾人基层组织体系,切实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努力形成机构健全规范、队伍稳定实干、服务功能完善、作用发挥明显的残疾人组织网络,不断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坚持以党的建设总揽发展全局,健全基层组织联络帮扶残疾人,活跃基层工作教育服务残疾人。配齐乡(镇)、村(社区)专职委员,搞好专职委员培训,发挥他们的作用。严格乡(镇)残疾人工作考核,强化乡(镇)残联理事长工作责任,发挥他们的作用。
2、打造服务机构健全化平台。不断加强残疾人协会管理,充分发挥协会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协会主席、委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加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建设,搞好辅具的管理与发放,做到有场地、有牌子、有专人、有样品,切实为残疾人提供品多质优的辅具。继续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按照上级残联要求,依靠区卫生局支持与乡镇的积极配合,以乡镇为重点开展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的建设,并逐步延伸到村级诊所,试点村级康复站建设。建设好“阳光家园”,新建两家乡(镇)残疾人托养中心,以武陵镇为依托,建设一家社区残疾人日间托养展能中心,提升智障残疾人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搞好残疾人法律援助,维护好残疾人合法权益,确保残疾人群体和谐稳定。加强就业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安排专项资金搞好残疾人培训工作,使残疾人能够自食其力。启动“十二五”国家项目“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立项工作。
3、营造扶残助残社会化氛围。搞好“助残日”宣传,加大全区社会各界扶残助残和残疾人自强自立事迹以及残疾人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残疾人事业的感召力和残疾人工作的知名度,加强优秀残疾人工作者事迹的宣传引导和经验交流,组织好“为特困残疾人捐献一日工资”活动,大力营造残疾人自强不息、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
二、积极破解“五难”,努力解决残疾人保障问题。
1、努力破解残疾人就业难。加大残疾就业扶持力度,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20户以带动残疾人就业;举办三场残疾人就业招聘会,鼓励各企业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奖励残疾人就业企业2家以保障残疾人就业;搞好残疾人就业培训,全年培训200名残疾人,使他们掌握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以促进残疾人就业。采取民办公助方式建设好残疾人工疗站,解决20名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庇护性就业。
2、着力破解残疾人康复难。继续实施肢体残疾人假肢装配、辅助器具免费配送、贫困残疾儿童手术矫治、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术、脑瘫儿康复训练、智力儿童抢救性康复、贫困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低视力免费配镜等康复项目。搞好残疾儿童首报登记,对其进行早期干预。落实好重度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和集中托养,积极完成上级残联下达的康复任务。积极申报创建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区。
3、合力破解残疾人住房难。与民政部门搞好衔接,形成合力,高质量完成贫困残疾人无房危房改造项目,进一步改善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条件,让更多的残疾人家庭受益,积极向上级残联争取彩票公积金项目50户以上。与房产部门搞好衔接,落实好城镇特困残疾人廉租房和保障房,保障残疾人住有所居。
4、全力破解残疾人读书难。继续在全区实行残疾学生或残疾人家庭子女考取大学的资金扶持奖励政策。继续扩大残疾人志愿者队伍,完成志愿结对帮扶50对;继续对特困残疾学生或残疾人家庭的子女开展学费减免政策,加强残疾学生特殊教育,继续实行特教补助,确保每个残疾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5、尽力破解残疾人生活难。继续实施“民心工程”,关注民生,为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和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搞好扶残助残各项残疾人保障扶助政策的落实、落实好残疾人参加新农合及新农保的补助政策,确保残疾人在新农合、新农保及城镇养老保险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开展多形式的救助活动,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做到应保尽保,搞好特困残疾人救助,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鼎城区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