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切实转作风 真心创满意

发布时间:2012-04-09 信息来源:市残联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一年,为了使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桃源县残联结合自身“服务、代表、管理”的职能实际,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以优化服务为宗旨,真心实意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

  扎实开展帮扶

  结合以服务残疾人为主的工作特点,桃源县残联10名在职干部职工每人联系了1户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开展结对帮扶。目前,县残联已组织干部职工对这些帮扶对象进行了两次上门走访慰问,在为每名帮扶对象送去300元慰问金的同时,还送去了政策与技术。每次走访慰问,全体干部职工不仅详尽地将帮扶对象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存在的困难以及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认真地纪录在民情日志上,更重要的是在调查走访的基础上,为每位帮扶对象提出了发展的方向与建议,并针对帮扶对象的现状及发展,制订了帮扶的目标及扶助的途径。

  优化服务环境

  县残联处处为残疾人着想,致力改善服务环境。一是投资4万余元将院内围墙修葺一新,并配套以宣传残疾人事业及残疾人事业相关政策的宣传栏和标语,不仅方便了广大服务对象,让他们对自身的利益及相关诉求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而且营造了更加深厚的尊残重残氛围,让更多的人了解残疾人事业,让社会更加助残重残。二是在办证大厅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同时还配置了办事指示牌以及方便残疾人办事的触摸屏,滚动显示残疾证办理的要求与程序,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来此办事的广大服务对象。

  优化服务项目

  年初,县残联多次召开党组会议,明确了今年残疾人工作的重点。一是加大残疾人无房户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预算,增加残疾人无房户的扶助面与扶助力度,在保证去年扶助额度与扶助面的基础上,积极向上汇报衔接,大力争取省无房户建设指标,力争让更多无房(危房)户残疾人住上爱心房。二是加大残疾人种养扶持力度。在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全面掌握残疾人的生活现状,对有发展种养业意向,并有一定发展潜质与能力的残疾人进行重点扶持,全年帮扶20人(户)残疾人种养大户,每人(户)扶持资金2000元,同时,还将从政策法规、种养知识等各方面进行全面帮扶。三是加大对残疾学生或残疾人家庭学生的扶持。摸清全县在读九年义务教育及考上大中专残疾学生(或残疾人家庭学生)底子,在核实的基础上,实行全员救助,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一次性救助2000元。四是加大白内障筛查与手术力度。由过去的一年一次,改为一年六次,筛查采取集中筛查与在乡镇巡回筛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逐步把白内障的筛查与复明当成了一项制度性、常年性的工作,确保“发现一例,手术一例”。五是认真抓好阳光家园与托养中心建设工作。着力抓好漳江镇的阳光家园建设,确保年内启动运行,抓好陬市托养中心建设,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托养规模等方面不断改进与完善,按照大乡镇3户、小乡镇2户的指标,巩固、加强100户残疾人的分散托养。六是加强残疾人的就业培训工作。完成深水港省级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的申报工作,促其不断向完善、健康、实效方面发展,按照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原则,搞好200名残疾人就业培训,重点抓好残疾人的技能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争80%以上受训的残疾人能够实现就业或实行自主创业。七是完善残疾人的信访维权工作。在完善残疾人信访维权及日常接访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摸清全县残疾人机动车辆的实际情况,切实将残疾人机动车辆的燃油补贴发放到每位残疾人手中。八是搞好残疾人辅助器具的管理与发放工作。加强管理,加大投入,严格把关,在核实核准的基础上,由原来的定量定额发放变为尽可能地满足残疾人对辅助器具的需求。九是优化窗口服务工作。一方面,在提高窗口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意识的前提下,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优化办证窗口服务流程,同时,鉴于中午休息给前来办事的人员,尤其是远道前来办事的人员带来不便的问题,变更办证窗口作息时间,实行朝八晚四工作制度,中午不午休,方便服务对象。另一方面,改革办证的方式,打破原来统一集中在机关办证的模式,分时段下到较偏远的乡镇集中办证,进一步为广大偏远地区的服务对象提供便利。(桃源县残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