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关爱满眼春
5月,栀子花尽情绽放,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味。鼎城区残疾人事业宛如五月里栀子花的芳香,沁人肺腑。
5月18日,鼎城区残联在斗姆湖镇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为残疾人免费发放1786件轮椅、腋拐、盲表、助听器、座便椅等辅具。活动现场,处处洋溢着温情与关爱,许多残疾人领取到自己所需的辅助器具时流下了热泪。
这只是鼎城区扶残助残事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鼎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把残疾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组织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等重大工作时,做到残疾人工作与之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
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全区形成了以区残联、乡(镇)残联、村(社区)残协三级为主体,残疾人专门协会为补充的组织体系,还成立了肢残协会、视残协会、听力言语残协会、精残协会、智残协会等5个残疾人专门协会。特别是区残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尽职尽责。
残疾人就业方面。全区先后投入80多万元资金,举办了30多期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免费培训950多名残疾人,涌现出了一批种植、养殖能手和加工业、服务业专业户。同时,区残联多次组织残疾人就业招聘会,为340多名残疾人找到了工作,每年筹集10多万元资金,扶持和奖励近20户残疾人和企业实现自主创业与就业。 统计显示,全区就业年龄段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实现按比例就业4700名,福利企业集中就业220名,个体就业170多名。
残疾人康复方面。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全区建起1个康复指导站、1个辅助器具供应站和6个基层社区康复站。为9530名残疾人提供了白内障复明手术、功能康复训练、安装假肢等康复服务。
残疾人接受教育方面。区残联和教育部门密切配合,使盲、聋哑、弱智儿童入学率提高到64.3%, 32名聋哑、弱智儿童被选送到津市、桃源特教学校就读,151名残疾学生走进了大学校园。3年里,区里为考入大学的残疾大学生和特困残疾家庭的大学生子女发放助学金计17万元。同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助残扶残蔚然成风。120名残疾学生或特困残疾家庭的子女享受到爱心人士的资助,完成了学业。
残疾人文体方面。区里先后选拔15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国家、省级残运会和锦标赛,共获各类奖牌13枚。2011年全国第八届残运会上,该区3名残疾人运动员取得了一金二银的优异成绩。
残疾人保障方面。全区共为2100余户残疾人解决就医、供电、供水、电视、供气等方面的优惠;3610户残疾人家庭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全区5个乡镇建起了残疾人托养机构,托养照料残疾人110名。武陵镇停车场社区高标准建起“阳光家园”,为30余名就业年龄段的智力和精神残疾人提供优质的教育、托养、培训、康复等服务。
残疾人维权方面。积极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援助,及时接待和处理来信来访,使矛盾得到化解,残疾人群体和谐稳定。
残疾人扶贫方面。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对生活特困的残疾人进行救助,改造或者重建住房,扶持残疾人家庭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及服务业。志愿助残小组和各有关部门结对帮扶残疾人家庭,温暖惠及到1500多名残疾人。每年助残日期间,行政和事业单位人员捐款40万元左右,都全部用于残疾人事业。
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全体残疾人工作者的努力下,鼎城区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扬和上级的肯定,鼎城区残联连续4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单位,去年还被评为全市红旗单位和“十一五”先进单位。(鼎城区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