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肢残志坚走天下

发布时间:2012-07-27 信息来源:市残联 浏览次数: 【字体:

  mdash;mdash;汉寿县残疾青年易建军艰苦创业记

  残疾人的步子虽然是蹒跚的,但汉寿县肢残青年易建君在人生路上却迈得是那样的坚实。易建君凭着借来的不足千元资金,历经15年的执着追求和磨砺,终于走出了一条阳光大道。目前,他拥有了自己的医疗诊所和通信营业厅,立业之路越走越宽广。他的事迹在当地乃至湘北广为流传。

  1970年,出生才十个月的易建君患上了小儿脊髓前角灰质炎,由于家境贫寒,治疗不及时而留下终身残疾。他没有向命运低头,初中毕业后,失去了进入重点高中的机会,便通过全国成人高考考入了湖南前进医药职工中专,自费脱产学习。3年的学习生活,他在学校教学楼、图书馆的楼上楼下费力爬行,老师、同学们时常为他一瘸、一拐的身影而感动。3年里,他年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1991年毕业后,他又品尝到了就业难的痛苦。1992年,他向亲友东借西凑到980元资金,办起了村里的卫生所。
    
农村看病出诊的多,他骑不了车,完全靠步行。他身背药箱,风雨无阻,走村串户,为村民们出诊看病,每年步行约600公里。有时,由于过度步行,他的腿发红发肿,脚上打起的血泡常常使一双解放牌胶鞋血迹斑斑。他不仅竭诚为乡亲们看病,随叫随到,而且义务出诊的也不少。红星村刘姓农民从四川迁来,家里经济条件差,又身患多种疾病,易建军经常免费为他打针送药,有一年送药价值就达2000多元。易建君的执业诚信换来的是农民群众良好的口碑,卫生所也越做越大,成为规范的农村医疗诊所。14年里,他以执着的人生追求、超前的创新意识、超乎寻常的努力,为解决当地村民就医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贡献。
   
“作为一个肢体有缺陷的青年人,我绝不用人格的懦弱去换取别人的同情,要不断冲出平淡,用人格的魅力和坚强来换取众人的羡慕。”这是易建君常说的一句话。他没有失言,用多看、多问、多做、多思来努力弥补残疾的不足,向命运发起了挑战。2004年,他与爱人一起又投资近10万元,代理了联通公司太子庙营业厅的业务。他与妻子诚信经营,优质服务,2005年被市公司授予“二星级营业厅”牌匾。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无数次的尝试后,易建君终于摸索出了一条光明的路子。回顾自己的创业之路,他感受最深的是,面对困难不能轻易退、面对挫折不能轻言败。从1992年开办诊所起,易建君的事业在困难中前进,在探索中壮大。
    
在生活上,他也没有把自己当作残疾人来看待,而是以正常人的心态严格要求自己,勇于担当起为人夫、为人父的职责。他和妻子在生活上相互扶助,事业上相互激励,尤其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仅表现出极大的坚强,还给予妻子精神上的安慰和力量。在两个孩子面前,他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他们,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心理,不怕困难的精神,乐于助人的品格。
 随着事业逐步发展,他本人也多次被工商、税务等部门评为诚信个体户、纳税光荣户,他的事迹被常德市残联等部门大力推介,上了常德电视台的《晚间报道》。(汉寿县残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