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海让路!
mdash;mdash;小记集中安置残疾人先进企业常德裕达卤碱化工有限公司
残疾人流窜作案,寻衅滋事,曾广为社会诟病。在津市,有家新兴企业,残疾职工占到了84%强,61名残疾兄弟姐妹的工作、生活,“幸福像花儿一样”。
12月15号,天还没亮透,气候有些“侵”人,澧县九垸乡收马村42组,36岁的聋哑人宁成喜就骑着两摩上路了mdash;mdash;他要去距家30多华里外的津市上班。聪明的他先到闻名遐迩的津市“刘聋子粉馆”吃碗热气腾腾的米粉,然后赶到澧水河南岸的常德裕达卤碱化工有限公司上班,时间非常熨帖。小宁在津市特教学校读过5年书,他自豪地用笔与人交流,虽不太通顺,但笔者却因此有幸分享了他的喜悦:以前他一直承包一口20来亩的鱼塘,年年年尾接年头,不过混个“肚儿圆”。向前年洗脚上岸,来公司上班,公司除给他买了“六种保险”(工伤、失业、养老、大病、生育、基本医疗)外,他现在每个月的“裸体工资”是2200元!
在该公司,像宁成喜这样的聋哑人共有41人,其他肢体残疾17人,智力2人,低视力1人。其中女职工22人,人平工资1500元以上。
说起公司的前世今生,不得不言及一条汉子:掌门人、49岁的毕文林。老毕是土生土长的安乡人,原系安乡氮肥厂“盖一”的股东。因家住安乡特校对门,常与该校校长、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张登平闲坐。张校长实话实说,残疾人及其家庭成为社会的隐患,主要是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说者无心,听者有意。2008年津市某厂关门倒灶,津市市委/政府欲招贤纳士。子期抚琴,伯牙闻音:毕总盘下该厂,着手网罗残疾职工。残疾人是不好“忽悠”的:他们经历了太多的老板,低工资,放长假hellip;hellip;的“优待”。企业甫一点火,“捧场的残疾职工不过区区10来余人,还各怀心思。
那么,毕老板到底是“李逵”还是“李鬼”呢?我们采撷了一组组镜头:2010年9月14号,聋哑员工朱菊香突发阑尾炎,住进津市人民医院。因家里“风吹桌椅动,雨滴床头响”,朱姐命悬一线,危如累卵,却拿不出手术费。公司垫了2000多元,术后,朱菊香打着手势“说”:“公司像个不要利息的银行”。
公司“首席困难职工”澧县道河乡仙公村聋哑人周志云,是“二婚”,有两个儿子,妻子周凤严重弱视(几近失明)。公司不仅给周凤买了“六个保险”管中、晚餐虽没有安排任何工作,还每月700块钱工资侍候着。笔者到公司时,周凤正在“无事找事”清扫厂区法国梧桐的落叶,她说“人,哪能光拿钱吃闲饭呢hellip;hellip;”
公司是一家化工企业,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不是任何残疾人都能胜任的。72号人知道:同船过渡,五百年一修。他们多次召开“联合国”会,因为会中有哑语、盲文、口语hellip;hellip;聋人不能听,盲人不能看、肢残人干不了体力活,智障人干不了复杂活hellip;hellip;大家都作“诸葛亮”自已想办法解决问题。于是,这里变“因岗设人”为“因人设岗”,反弹了琵琶。如聋人多为“给料、离心、套袋、包装、堆码、锅炉hellip;hellip;”类活;肢体残疾人多为“供销/采购、办公室hellip;hellip;”类不需多少体力活;视力残疾人可以接接电话;智力残疾人则从事简单的铲料之类的工种。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残疾职工知道这“裕达”这碗饭好吃,却想“吃出一朵花来”赛着赛着拿“本本儿”:仅今年,就有14人拿到了常德市劳动局颁发的锅炉工/钳工、焊工hellip;hellip;证。
风正一帆悬。人人都说残疾人搞对象难,裕达员工中是夫妇的有9对18人,占公司职工总数的三成,有很多是公司老板搭的台,牵的线。夫妻住在公司左右,工余有点闷,公司成立了篮球、乒乓球、舞蹈队;视力残疾人张勇拉起了二胡、聋人碗孝鑫的毛笔书法还在省里获利奖,正在成立党支部,低视力的张勇还递交了“盲文版“的入党申请书hellip;hellip;
花儿红,百人奉:津市首任残疾人教育学校校长,82岁的聋人黄诗言毛遂自荐,义务成为这里的“厂外辅导员”;中国优秀警察沈红玖不拿分文,成了这里的“法制副经理”;省先进法律工作者游刚系这里“背米上班的法律顾问” hellip;hellip;
绿树引得凤来栖。短短3年这里吉林、重庆、黑龙江、四川、湖北;湖南澧县/石门、凤凰、临澧、长沙、吉首hellip;hellip;的残疾人精英毕至。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融资难,货款回笼难hellip;hellip;石压笋斜出,岩重花倒开:残疾人有几个不逆流而上,只要他们牢牢抱成团,公司先后被评为“津市市纳税大户十五强,”常德市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先进单位“,老板毕文林被评为常德唯一湖南省助残就业扶贫先进个人。(津市市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