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真情为民著华章

发布时间:2012-11-09 信息来源:市残联 浏览次数: 【字体:

  为了使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桃源县残联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干部作风建设“百千万工程”,结合自身“服务、代表、管理”的职能实际,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以优化服务为宗旨,真心实意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

  优化服务环境

  作为全县残疾人的“娘家人”,桃源县残联设身处地为残疾人着想,致力改善服务环境:一是投资4万余元将院内围墙修葺一新,配套以宣传残疾人事业及残疾人事业相关政策的宣传栏和标语,不仅方便了广大服务对象,让他们对自身的利益及相关诉求有了更明确的认识,而且营造了更加浓厚的扶残助残氛围,让更多的人了解残疾人事业,让社会更加助残重残;二是在办证大厅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同时还装配了办事指示牌以及方便残疾人办事的触摸屏,滚动显示残疾证办理的要求与程序,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前来办事的广大服务对象;三是调整办证大厅的作息时间。以前,办证大厅的工作人员作息与机关同步,实行午休,从而导致很多远道前来办事的服务对象不是错过了时间,不得不等上几个小时,就是等办完了事后却回不了家,为了方便群众,县残联结合实际,及时调整办证大厅的作息时间,中午取消午休,服务群众,从而缓解了矛盾。

  加大康复力度

  康复作为残疾人工作的永恒主题,今年,桃源县残联在多次向省市残联汇报争取的前提下,加大自身的康复器材投入力度,不仅在年初的资金预算上重点考虑,重点倾斜,而且改进了辅助器具的管理与发放工作,加强管理,严格把关,在核实核准的基础上,由原来的定量定额发放变为基本上满足残疾人对辅助器具的需求。仅助残日当天,就共为残疾人赠送轮椅80把、拐杖35付,为250名精神病患者送药,免费为12名肢残人安装假肢,为6名肢残人安装矫形器。加大孤残儿童康复训练力度,全年共选送了14名脑瘫、孤独症、智力残疾儿童参加省市残联组织的康复训练,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选送任务。尤其是在白内障的筛查与免费手术上,县残联一改往年的做法,以前的一年只集中筛查一次,变为一年筛查6次,在县城定点筛查的基础上,请来市康复医院的工作人员,在茶庵铺、漆河、龙潭、理公港等地进行巡回筛查,发现一例手术一例,给偏远地区的广大群众带来了极大地方便,更重要的是让所有白内障患者及时得到筛查与康复手术,减少了患者因筛查手术不及时而带来的不便与痛苦。到目前为止,共筛查对象1323名,手术近200名。

  提升培训能力

  为了给残疾朋友一个良好的培训环境,桃源县残联积极向省申报,完成了深水港省级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建设的申报工作,促其不断改善培训环境,增强培训能力,提高培训效力,使其不断向健康、实效方面发展。按照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原则,今年县残联分别于4月和10月举办了两期残疾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通过聘请资深教师和专家对残疾人进行种植、养殖及简单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培训,共有206名残疾人参训并取得了结业证。通过培训,80%以上的受训残疾人能够实现就业或实行自主创业,有不少残疾人还走上创业致富的道路。三阳港镇的肢残人赵将军,培训后走上养殖创业的道路。目前,他的养猪场共有仔猪及肉猪200多头,估计年收入将在50万元以上。

  搭建就业桥梁

  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一直以来,因为种种原因,残疾人就业不太乐观,成为影响残疾人自立脱贫的瓶颈。在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桃源县落实残疾人就业、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作为重中之重来抓,不仅下发了专门的文件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而且多方联系用人单位增设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岗位,同时,对家境困难并有一定就业意向的残疾人进行了摸底排查,并为他们进行了就业辅导与相关政策法规解释。年初,配合县人社局举办了桃源县2012年春季大型招聘会,共有38家用人单位参与,为各类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达300多个,经过双向选择,招聘会当天就有28名残疾人实现了就业愿望。在为残疾人就业铺路搭桥中,县残联理事长刘运秋和党组书记江兴权亲自前往浯溪河花艺工艺品厂和双溪口汇元鞋厂协调残疾人安置问题,实现了两厂共安置16名残疾人就业。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53名残疾人成功就业。

  一片丹心昭日月,真情为民著华章。桃源县残联在所有干部职工中广泛掀起的“从我做起,向我看齐”活动,努力营造出了为残疾人办实事、办好事的工作氛围,打造了务实亲民的残疾人工作者形象。(桃源县残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