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十项助残工作力度 推进残疾人事业新发展
今年上半年,汉寿县残联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改善残疾人生活现状为中心,以加强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和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抓好残疾人康复服务、就业服务、办证服务为突破口,加大了十项助残工作力度,推进了残疾人事业新发展。
一、加大常规康复救助工作力度
一是采取集中与分散手术相结合的办法,上半年输送50余名白内障患者到鼎城区人民医院免费接受复明手术。二是依靠康复机构,对13名脑瘫残疾儿童进行了康复训练,对5名智力儿童到安乡特教学校进行智力培训,输送32人到假肢装配站免费安装大(小)腿假肢。
二、加大“抢救性”训练工作力度
2013年,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继续列入湖南省十项民生工程之一。汉寿县残联高度重视,积极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对0mdash;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目前,免费康复训练的25名残疾儿童受到良好训练,全县“抢救性”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广泛宣传,提高知晓率。二是认真筛查,规范审批。三是增加财政预算,保证项目经费。县财政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增拨该项目配套经费近5万元。
三、加大培训就业工作力度
以残疾人培训、就业为重点,变输血为造血,提高残疾人生存能力。今年来共举办了两期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共培训60人;实现残疾人就业25人,一大批残疾人通过发展种养殖、盲人按摩等实现了稳定脱贫。
四、加大扶贫房改工作力度
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对10户无障碍需求迫切、居住环境具备改造条件并积极配合改造的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改造。
五、加大残疾人教育工作力度
大力宣传《湖南省残疾人大学生资助办法》、《湖南省特殊教育中专学校贫困学生资助办法》以及“国家彩票公益金扶残助学项目”等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残疾人去特教学校就读,适时走访慰问特殊教育学校等残疾学生,资助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入学。
六、加大“维稳维权”工作力度
创立教育、打击、解困三位一体的模式,扭转了维稳被动局面。对上访闹事的残疾人,一是正面教育,二是配合公安部门制止,三是给予关怀,四是解决其生活问题。为建立稳定长效机制,完善了《理事长接待日制度》、《首办首问责任制度》、《服务承诺制度》、《残疾人维稳应急预案》等制度。对来信来访要热情接待,认真办理,做到件件有结果。对信访中提出的问题,能解决的立即解决,减少重复来访率;不能办理的,做好宣传解释工作;难度较大的,及时沟通、及时请示汇报。
七、加大 “助残日”工作力度
2013年5月19日是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是“帮扶贫困残疾人”。助残日期间,在县残联理事长周宇峰的带领下,动用工作用车3辆,对部分乡镇残疾人进行了慰问,发放慰问金2万余元,此外还发放轮椅130辆,其它辅助用具900余件。
八、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
把“贫困残疾人救助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抓好康复救助工程和重度残疾人托养工程。切实把项目做细做实,做精做优,使党和政府的民心工程能让残疾人真正得到实惠。进一步夯实就业工作基础,开展残疾人创业扶持探索,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管理。加大扶贫帮困力度。继续实施基层党组织助残扶贫工程及“连千村帮万户”残疾人扶贫项目。
九、加大文化体育工作力度
加强残疾人艺术人才的筛选和培育,搞好残疾人文化进社区工作,多形式、多渠道组织开展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创建群众文化体育示范点。继续做好运动员的筛选、集训工作,积极备训2014年省第九届残运会。
十、加大内部管理工作力度
今年来,县残联从建设廉洁、高效、服务型机关着手,狠抓作风建设,突出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县残联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省、市、县的相关规定要求,杜绝铺张浪费,严格控制“三公经费”。二是用制度管人管事。将岗位职责、人事考勤、奖励评先、项目管理、公车使用等方面的具体管理办法纳入到管理制度中来,从班子成员自身做起。三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四是打造学习型机关,提高工作人员服务群众的能力。五是树立服务意识。始终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帮残疾人服好务。(汉寿县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