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残联《拨亮心灯照亮人生》征文比赛作品展示
在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为宣传残疾人自强自立典型,弘扬社会扶残助残精神,培养中小学生关爱残疾人的意识,鼎城区残联与区教育局在全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中开展一次《拨亮心灯、照亮人生》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活动。以下是比赛作品展示:
轮椅上的期盼
石公桥镇中学六年级196班邱胤俊
世界就如一座山,山上树木繁盛,这些树就是我们:有的树枝繁叶茂,有的树残枝败叶;有的树苍翠挺拔,有的树弱不禁风。
我的堂兄mdash;mdash;邱吉祥就是属于第二种树。
我和他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几岁时,我们还曾一起追赶嬉戏过。可是,到了他七八岁时,他不能走了,更别说是和我一起玩耍嬉戏了。从此,我失去了一个玩伴。从姨即那儿我得知,原来哥是先天性血友病患者,这种病是遗传,病因是基因病变,就如先天失明者一样,无法治愈。
更可怕的是,这种病会使患者体内缺少一种凝血因子,要是身上稍微碰一下,就会出现淤血;即使是一条小口,也会血流不止,并且年龄越大越严重。这就意味着哥哥再也无法下床走动了。
说到这儿,姨妈声泪俱下。我的心里更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每次看到哥哥,他都面带微笑。每次我去探望他,他从来也没有流露出消极情绪。他还在舅舅的帮助下,开了一家网站,出售演出服装。他这种积极、乐观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呀!
一年的四月上旬,我推着哥哥去外面荡悠。姨妈也从百忙当中抽出时间,一起去了。
我们先去了河堤上放风筝。一路上,我同哥哥谈笑着电脑中的奇人异事,姨妈为我们兄弟俩摄影。我把风筝放了起来,风筝在天上飞动着,一会儿俯冲下来,一会儿又昂头向上,有时还转几个圈。我从姨妈手中把相机拿了来,我给他们母子俩照了一张像。这时,哥哥不经意间流露出我从未见的微笑。稍不留神儿,风筝脱离了我的手,挂在了电线杆上。
我们又决定去联五堰欣赏田园景色。在巷中拐角处有一处桃花田,桃树也好像在迎接我们的到来,争先恐后地开着桃花,争妍斗艳,锦簇着的花团还不时地飘来缕缕芬芳。有一些凋零了的桃花,花瓣本地飘飘零零地坠落下来,我们仿佛来到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园。看着哥哥陶醉的神情,我心里似乎得到了安慰。我面对桃花,闭着眼,许了一个愿望:“娇美的桃花呀,你能否实现我的一个愿望?记我的哥哥赶好起来吧!”
天色渐渐黯淡了下去,西边浮现出了一抹晚霞,我推着哥哥,回家去了。
我想,这一定是哥哥过得最美的一个春天!虽然哥哥的这棵命运之树枝残叶败,但有我、有家人、有朋友们的浇灌,哥哥的命运之树一定会繁茂起来的!
点亮心灯 照亮人生
石板滩镇中心小学五(二) 班潘德鑫
5月19日是助残日。这个节日在正常人心里也许不记得了。但在残疾人心中,他们却永远不能忘记。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而又令人感动的故事。在雷公庙旳龙门村,一个孩子在一个贫穷家庭出生了,他很爱写毛笔字,但可惜的是在他6岁那年无情的车祸将他的右手夺去了。
但他仍不认命,为了实现当上书法家的梦想,他努力尝试着用左手来写字。一开始,他很不适应,便想放弃了,但他妈妈和蔼地对他说:“孩子,想要把一件事做好,做美,是需要很大决心和耐心才能做好,做美每一件事的。”
他听了妈妈的话,沉思了片刻,对妈妈说:“妈妈,我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妈妈笑了hellip;hellip;
经过一,二十年的磨炼,他已摇身变成了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了。他的故事通过媒体报导,爱心人士纷纷给他捐款,他现在已经安上了假肢。
在我们村有一个小孩,他和我一起读的幼儿园。我记得有一次,他连续好几天都没有来上学,我很担心他。后来,老师对我们说:“杨杰同学出了车祸。”我一下子蒙了。他怎么出车祸了?!过了一,二个月,他来了,只见他左脚安上了假肢。我急切地问他:“你没事吧?”他说:“没事,不要紧。”我被他那乐观的精神给深深折服了。
残疾人的精神住往令我们正常人所敬仰,正常人应向残疾人学习。学习他们那股坚贞不屈,不认命,乐观向上的精神。但同时也请大家多多帮助残疾人,让残疾人也有美好的明天。
也请大家永远记住这个日子mdash;mdash;5月19日助残日。
最后请大家拨亮残疾人的心灯,照亮残疾人的人生。
身残志坚的农民----胡雪来
湖南省鼎城区双桥坪镇中学118班何雨田
胡雪来,1960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由于家中兄弟姊妹较多,父母要参加生产劳动,没有时间照顾他们,3岁的胡雪来患了小儿麻痹症,右腿不能动弹。从那时候起,胡雪来开始了他独特的人生。因为腿瘸,从小就受到邻家小孩的讥讽。别人欢快玩耍,他只能一旁观看。到了上学的年龄,同伴纷纷上学了,他却因为去学校的路太长,无法单腿走那么远的山路,只好等同伴放学后翻着他们的课本问这问那,加上后来经过自己的哥哥弟弟的指导,认识了些字,达到可以勉强看书的程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胡雪来也慢慢长大,可田间劳作他无法进行。他看到许多同龄外出打工了,他曾艰难去过外地的几家工厂应聘,可马上就被回绝了。他只好带着一脸沮丧回到家乡,试着另谋生计。
胡雪来屋后曾有一片竹林,一天他拄着木棍到竹林拾枯柴。这时一个念头在他脑海里浮现:我何不学做些竹器活,学一门手艺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匠人?同时他心里还有一个别人所未知的梦想:那就是无论我以后做什么,我都不会比正常人差,我身虽残,但心不会残。我是健康的,我希望别人不要用歧视而且同情的眼光看我,我与正常人拥有同样的梦。同时他还曾暗暗发誓:我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我不希望别人把我看作残疾人,我不需要同情,我希望别人与正常人同等机会竞争,我要比他们做得更好,我只不过比别人腿瘸一点罢了。于是他开始到处拜师学艺,有时看到别人编织的精美竹器就暗自琢磨,有些手艺精湛的师傅不愿教自已,他甚至暗地里偷学别人的手艺。开始他编的竹笼、竹筐、竹篮、竹箕畚等竹器很粗糙,慢慢地,不知磨破了多少层皮,他的竹器编得即结实又精致。这样一来依靠这门技艺,他也能换钱维持家用,并有些结余。
后来有位善良勤劳的女人嫁给了他,他娶妻生子,成立了自已的小家庭。他的干劲更足了,他不停地编织这些竹器活,可他发现无论他如何卖力,养活这么多张嘴是多么困难。于是他又萌发一个新的想法:那就是开办一个米厂。因为在这偏远的乡镇里,九十年代人们都要挑着谷到很远的地方去碾米,如果自己办一个小型的米厂,周围的乡亲都会来他这儿碾米,自己的生意肯定很红火。但摆在他眼前有一个难题:那就是开米厂需要钱,他需要筹措资金。于是他向邻居、亲戚借钱,可在当时大家都不很富裕,况且按世俗的眼光来看,谁又愿意将钱借给一位残疾人呢?费尽周折,最后他终于东拼西凑弄了些钱,开办了米厂。果然不出所料,米厂开业,生意兴隆,利润不错。几年过后,不仅还完了债,家境日渐宽裕,小日子越过越红火。当地人都竖起大拇指称赞:“别看那瘸腿,搞头子蛮深呢。”
可天有不测风云,好日子没过几天,一场大火将他几年的血汗一夜间化为了乌有。这场打击使他痛苦流涕,几近崩溃。恰好这时村里橘园承包,当时桔子树还很稀少,很多人都没有那么大的胆量。他果断地拿出所有的积蓄承包了村里大部分的橘园。于是他拖着一条残腿开始学着培管橘园。他学会了自己给橘园剪枝,给橘园施肥、浇水、除虫。橘园的收益也愈来愈可观,他从跌倒中慢慢爬起,他还买了农用车,开始将自己橘园的果实运输到外面世界。他,这位身残志坚的农民,正一步步地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进。
这就是胡雪来,在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击下,却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站起,他身材矮小,却是精神的巨人。我为他而感到骄傲,我相信他的人生最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