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裁缝丁时军的“西装世界”

发布时间:2013-09-26 信息来源:市残联 浏览次数: 【字体:

  5月16日,在市城区人民东路新艺服装店,丁时军正忙着招呼客人,打点店里的生意。这家服装店,丁时军一直精心打理,以制作西装为主。这家店虽然很不起眼,却承载着他的梦想。
  丁时军是武陵区芦荻山乡人,1岁感冒时,医生打针打到了坐骨神经,致使他左腿残疾。因为身有残疾,年少时他经常受同伴的欺负。但丁时军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在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要靠自己,活出精彩。 
  1981年,丁时军进入原八一服装厂,跟师父学手艺,谋生活。那时候,师父要求很严,量尺寸、裁剪、缝合、整烫,每一道工序都十分严格,稍有不妥就重新返工。这样严格的要求让丁时军技术突飞猛进。1983年下半年,丁时军在现在的芷园宾馆附近自己开店,主要做西服和衬衫。在那个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卖成品衣服的少,手工制作衣服的多,做一套西装更是一种时髦。因为做工比较精细,前来丁时军的服装店做衣服的顾客络绎不绝。
  最近这些年,品牌服装和时尚的成品衣不断冲击着传统的手工服装店,丁时军的新艺服装店也不例外。面对这种冲击,丁时军在不大的店面里增加了成品衣经营区,成品衣占了半壁江山。制作的西服和衬衫则挂在了最后的角落。即使如此,丁时军也没有放弃他的西装制作。
  “现在做西装的多吗?”
  “还好,每季都有些人,尤其是男士来这里做西装的比较多。”丁时军有些自豪地告诉记者,他的顾客有德山的、南站的、火车站的,还有的在长沙、重庆等地,他们都是以前的老顾客,有的出去多年都仍然穿他做的衣服,“我这里专门存了他们的尺码,做好了之后邮寄过去。”随后,丁时军翻出他的档案簿,里面有数百张老顾客的制作尺寸单据。
  也正是在这些老顾客的支持下,丁时军一步一步实现着他的西装梦。为了完成西装制作,丁时军常常加班加点,因为技术娴熟,他做的西装,也很少出现返工的情况。2010年,他被武陵区残联推荐到长沙参加全省第四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为了参加这场比赛,丁时军精心筹备了2个月。顾客的每一套西装,他都按照比赛的标准和规定的时间来制作。
  当年7月19日,在17人的比赛现场,丁时军游刃有余,在10小时之内就顺利完成了一件男士西装的制作,衣领、袖口误差不超过0.5厘米。西装穿在模特身上,立即吸引了评委的目光。几位评委围上来,频频点头:“不错!不错!”随后又拍拍丁时军的肩膀,指导他说:“袖子还可以上得再好一点。”
  丁时军没想到,宣布结果时,自己竟然获得了一等奖。
  在这之后,丁时军又在南京参加了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虽然没有获得名次,但在全国高手云集的比赛现场,丁时军收获颇丰:“通过这些比赛,我的技艺获得了提高。”
  说完,丁时军又埋头做起了他的西装hellip;hellip;(武陵区残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