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残爱心涌武陵 和谐之花遍地香——武陵区残联2013年工作小记
2013年武陵区残联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履行“代表、管理、服务”职能,将我区残疾人工作导入到“领跑新常德、建设新武陵”的快车道上来。一年来,全区残疾人工作爱心涌动,亮点纷呈,谱写了武陵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开展智力、精神残疾人托养救助服务mdash;mdash;阳光家园里满满的都是爱
路过三岔路街道富强社区办公楼,你一定会惊奇于耳畔传来的阵阵孩子们的欢笑声,没错,这里就是由25名残障孩子集合而成的爱心家园mdash;mdash;武陵区“西城阳光家园”残疾人日间照料机构。
2013年,区残联为解决智力、精神残疾人日间照料的难题,借助省为民办实事“贫困残疾人救助”项目的东风,在富强社区投资20万元建设了武陵区“西城阳光家园”,家园于5月17日正式开园,建筑面积1100m2,包括多功能教室、活动室、实训室、阅览室、康复室以及男女寝室等设施,目前已托管照料符合条件的残疾人25名。西城阳光家园开园以来,以扎实的工作成效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市委书记王群在区委书记罗少挟的陪同下专程前往视察,现已经成为我区又一张叫得响的助残爱心名片,并已经申报省级“阳光家园”示范园。
随着“西城阳光家园”的投入使用,连同体育东路社区“东城阳光家园”、南坪岗乡残疾人托养中心以及残疾人居家托养救助服务一道,武陵区形成了布局合理,覆盖全区的残疾人“阳光家园”托养救助服务网络。全区有50名智力、精神残疾人享受到了日间照料服务,25名重度残疾人享受到了集中托养服务,150名贫困残疾人享受到了居家托养救助服务。通过开展“阳光家园”项目,不但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减轻了家庭负担,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关爱。每当我们听到学员们一声声亲热地称呼家园老师为“妈妈”时,总能在心中激起一股暖流,也让每个人都感受到“阳光家园”里满满的爱。
抢救性康复贫困残疾儿童mdash;mdash;爱心与时间的比赛
0-6岁是脑瘫、智力、听力等残疾儿童康复的“黄金”时期,错过了这一时期,将对这些孩子产生不可逆转的后果。因此,区残联开展的0-6岁抢救性康复贫困残疾儿童工作就如同一场爱心与时间的比赛。
通过一年的努力,武陵区现已建立起全区0-6岁残疾儿童筛查网络,通过基层残联组织、卫计部门及相关康复机构的协助,基本实现了早发现早治疗,能够让每名残疾患儿及早接受科学、系统的康复治疗。
对筛查出的0-6岁残疾儿童,区残联免费送他们到专业康复机构开展康复训练,制定了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和训练时间表以及康复训练定期评估表,持续进行康复治疗。区残联还解决了部分孩子和家长的食宿及交通费用,让他们能安心学习,解除了残疾儿童家庭的后顾之忧。
今年,武陵区还创办了残疾儿童家长学校,从康复技能、心理辅导等方面向残疾儿童家长开展培训,从而形成专业机构为主,家庭康复为辅的长效康复网络,进一步提高了康复效率。
2013年通过开展抢救性康复训练,全区已有19名残疾儿童在常德市残疾人儿童康复中心进行为期10个月的康复训练;3名肢体残疾儿童完成矫形鞋适配;3名视力残疾儿童完成助视器验光和装配;2名听力残疾儿童安装人工耳蜗。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与时间的赛跑中,爱心终究会在众人的助推下一跃而起,帮助残疾儿童战胜困难,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保障残疾人生存权和发展权mdash;mdash;残联是残疾人自己的家
2013年以来,区残联摒弃原有“残联是残疾人的娘家”的讲法,重新树立了“残联是残疾人自己的家”的观念,进一步强化为残疾人服务的意识,坚持残疾人是残联真正的主人,直面残疾人生活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和矛盾,帮助他们出点子、想办法、争权益,全力保障残疾人生存权和发展权。
一年来,我们在残疾人康复方面以残疾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区残联全年共投入资金60余万元,免费开展了50例白内障手术;为25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免费送药;为17名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住院补贴;为30名低视力患者配发助视器;为50余名肢体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为各类残疾人供应辅助器具540件,其中为9名听力残疾人免费安装助听器,为180名下肢残疾人赠送轮椅。全区现已建立了以市康复医院、市第七人民医院、市心理医院、市残疾人儿童康复中心、爱尔医院等一批专业康复机构为主,20多个社区康复中心为辅的康复网络,区内残疾人已基本能够得到全面、系统、便利的康复服务。
一年来,我们牢牢抓住“就业”,这一残疾人最关心的问题不放松。
全区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有5家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共安置残疾人近200名。其中国美印务安置残疾人达60人,湘联实业,信兴电子均超过了40人。全区培育各类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8个,先后举办了3场残疾人就业招聘会,有21家企业提供150个残疾人就业岗位,共有212名残疾人到现场咨询和应聘,成功签约25人。全区开展了“残疾人就业在社区”试点,先后推荐安置70名残疾人就业。紫桥、长庚路等社区均实现了残疾人就业动态清零。积极发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的调节作用,鼓励缴纳单位安置残疾人。对14名贫困残疾人个体工商户基本养老保险补贴资金3万元,扶植他们自主创业。
一年来,我们以扶贫帮困项目为支撑,保障残疾人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2013年春节期间,区残联通过乡、村两级基层残联组织开展对困难残疾人家庭的走访慰问活动,共投入资金15万余元,切实保障了残疾人群众的节日生活,为困难残疾人家庭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区残联投入帮扶资金5万元,扎实开展了“连千村帮万户扶贫工程”及“农村基层党组织帮扶残疾人”工程。共为18名考取大学的残疾学生(或贫因残疾人子女)补助资金3.8万元,另有1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得到了每户1000元的助学金,在全区建立起了涵盖残疾人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学生子女的资助网络。
“全国助残日”活动传递爱心正能量mdash;mdash;志愿者唱响助残主角
2013年5月17日上午9点,在喧闹的锣鼓声中,由区残联承办的常德市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活动暨武陵区西城阳光家园开园仪式在三岔路富强社区盛大举行。市残工委主任徐万发为“西城阳光家园”授牌,并宣布“西城阳光家园”正式开园。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田大春作了庆祝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活动的讲话。武陵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丁天德代表武陵区对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和武陵区西城阳光家园正式开园表示热烈的祝贺,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对武陵区2万多残疾人的关心关怀。
在随后的文艺演出中,肢残人杨文惠演唱的歌曲《爱在天地间》、智力残疾儿童表演的舞蹈《爱的奉献》等9个节目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大家都为武陵区残疾人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精神面貌所感染,现场观看活动的残疾人及群众达500多人。
第二十三次“助残日”期间,我区有135个驻片单位,1380名助残志愿者到627名残疾人家中或残疾人集中用人单位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共捐现金23500元、衣物321件、大米500斤、食用油200斤。城东街道东苑社区的党员志愿者组织社区的30多名残疾人到市规划馆参观,得到了市规化馆的大力支持,专门开辟了绿色通道,派专人进行讲解。“武陵区党外知识分子助残志愿者服务队”的27名干部与西城阳光家园结成长期的帮扶对子,开展了义卖、慰问等助残活动。据统计,全区现拥有注册助残志愿者8000多人,能够面向残疾人朋友常年开展帮扶服务,助残志愿服务呈现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态势。
2013年各项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上级残联的积极指导,更得益于社会各界爱心助残组织的大力支持。2014年区残联将在苏治钢理事长的带领下,全心全意优服务,全力以赴保稳定,脚踏实地谋发展,让每名残疾人都感受到党和政策的温暖,让助残爱心涌动江北城区,和谐之花遍开武陵大地。(武陵区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