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区县动态>详细内容

奉献——记武陵区一等伤残军人 田工

发布时间:2014-03-02 信息来源:市残联 浏览次数: 【字体:

  田工,1947年出生,因在部队抢救失火的油罐车致右腿截肢,一等伤残军人,中共党员,武陵区城南街道体育东路社区居民。源于党和政府在他身受重伤后全力抢救自己的感恩之心,1981年退伍后30多年,他用拐杖支撑身躯,用信仰支撑人生,在不断地奉献中实现着人生价值。
  田工说:“一个人身体虽然残缺了,但只要意志不衰退,灵魂是完美的,仍然是一个完美的人。”32年过去了,他退伍时在家门口种下的那棵小桂花苗已长成6米高的大树,见证着田工的真情故事。
  只要没下雨雪,每天早上天刚亮,田工都会拐着双拐,把家门口的一条路清扫得干干净净。32年来,他扫烂了上百把扫帚。邻居们都说:“我们挨着田工住,享福!”社区双目失眼的黄雪花老两口,田工多次资助他们,先后送去慰问金       元。今年10月,他又主动拿出区委区政府领导送来的慰问金3000元,为两老把房子进行了维修。他30年如一日坚持为周围居民打扫卫生,从仅有的伤残军人抚恤费中挤出经费帮助他人,把党和政府给他的各项奖励经费全部用来帮助特困人群,累计为家乡修路、四川地震等公益事业和社区周围的特困、残疾人捐款达5万多元。几十年来,他为社区居民群众做好事、献爱心、默默奉献着。在体育东路社区的文化长廊的宣传栏里,赫然写着:“田工mdash;mdash;当代的活雷锋!”
  1987年,田工自费参加中国书画函大的学习,1990年,圆满完成学业。
  1994年,田工参加了常德诗墙的建设,在诗墙建设的十几年中,他利用为难得的报效社会的机会,尽心竭力地工作,寒暑不避,风雨无阻,用手摇着三轮车,用拐杖支撑着身躯奔走在诗墙工地,克服了常人想象不到的困难,亲手编排了1262幅书历碑石版面,规划了3700多平方米的石材,记录整理了76本施工资料 。从常德诗墙的最初创建到申办世界基尼斯纪录,以及诗墙的续建,他都能对诗墙建设的各个阶段如数家珍,俨然诗墙建设的活字典。虽然诗墙工作艰苦繁重,但他说,在诗墙工作的这段时间,是他一生中最有意义和难忘的时期。
  田工不求名利财富,以已之力传播着善行,他用健康的人格支撑伤残的身躯,用最普通的事,表达着最博大的爱。他为社会的真情奉献和高尚情怀,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退伍后多次出席省、市、区里的先进代表大会,曾先后被授予“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自强模范”、“中国常德诗墙建设一等功臣”、“常德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别人问他为什么总是这样只讲付出,不图回报,田工说:“一个人活着,只有像雷锋同志那样,为社会做出有益的事情,使他人生活得更加美好,才会有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武陵区残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