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画匠的水浒世界
5月9日,在武陵区建民巷社区一栋陈旧房子的二楼,张勇华正在完成水浒传108将最后一张人物雕刻,他的画室是父亲早年将阳台延伸搭建而成的,不到10平米的阳台画室里,他为雕刻水浒人物奋斗了整整3年。今年35岁的他,看上去就是一位帅气的小伙子,不是他耳朵上戴着助听器,不与他面对面的交流,根本就不可能将他与听力言语残疾人联想在一起。
1岁时,一次感冒让张勇华失去了听力。4岁时,见张勇华还不说话,父亲带他到西安的大医院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张勇华听力十分微弱,而且因为发现太晚已经很难治疗恢复了。7岁时,父亲托关系才让他进了小学与正常的孩子一起读书。从小学到初中他一直对画画十分痴迷,成为校园里办黑板报的高手,父母亲看在眼里,喜在心头。13岁那年,张勇华被常德师范的老书记陈锡纯老师收为关门弟子,传授其版画雕刻技巧。版画的到来为张勇华的人生重新开启了一扇大门,其作品先后在国内重大比赛中十多次获奖。
3年前,张勇华用手势向父母亲比划,表达了要雕刻水浒108将的心愿。因为经济不宽裕,父母亲一度很为难,但最终还是表示支持儿子完成108将雕刻。就这样,在这不到10平方米的无声世界里,张勇华每天早起晚睡,与108将周旋,手刻出泡、泡磨出血,但他咬牙坚持,从不放弃。因为从小就接触水浒故事,崇拜水浒传里的108条好汉,张勇华心中始终有一个美丽的梦想,他要在版画世界中刻画出108将的精彩。版画雕刻要求很高,刻版时要求线条直立、深度适当,这样才能耐磨损、不走形。宋江、林冲、武松等一个个造型夸张、色彩艳丽、质朴无华的艺术形象在他的刻刀下诞生。各种工具、各种型号的刻刀,还有钳子、模具等等,就用这些看似粗陋的工具,他刻出了一件件水浒里的艺术品。
为补贴家用,支持张勇华创作,张勇华的妻子只身一人前往长沙打工。虽然听不到声音,说不上话,但每次手机震动成了他俩感情的蜜语。张勇华说,他会坚持下去,刻出属于自己的阳光人生。(武陵区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