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1200名残疾人按摩培训的“总教头”-记武陵区优秀视力残疾人姜又华
国家高级按摩技师、常德首届“名师名家”获得者、1200名残疾人按摩培训“总教头”,先后创办常德姜华(常用名,下同)推拿理疗专科、姜华助残服务中心、丝瓜井残疾人社区康复站。拥有这些光彩头衔和经历的是一位无法观看这多彩世界的盲人,他就是武陵区视力一级残疾人,姜又华。
从放大镜、盲文,到电脑,求学路上,他在黑暗中仍昂首奋进。 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不啻于是眼睛的癌症,百度一下即知,这是一种进行性损害视细胞的遗传性眼病,症状表现为夜盲,视野缩窄,视力减退,最终失明。
1983年出生的姜又华正是患上了先天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他从小视力极弱,稍远一点就只剩光感,无法辨识。小学和初中虽是随班就读,但坐在教室前排也看不到黑板,他就通过放大镜来看书学习,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初三,那年姜又华的眼睛彻底看不见了。黑暗总在眼前挥之不去,然而在他心里仍然还有一个光明的世界——读书,一定要读书。1998年,倔强的姜又华在家人的支持下只身来到长沙求学,就读于湖南省特教中专康复专业。他在极短的时间内攻克了盲文阅读这一难关,3年的刻苦学习让他取得了中级按摩师的资质。
2003年8月省残联派姜又华参加全国按摩师资培训,正是这次培训让他回来之后感觉到了自身的差距。2003年至2008年姜又华再次进入长沙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进行针推系按摩专业5年制大专学历的学习。中医理论枯燥,都是古文,比如学习八会穴,就要先会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的歌句,全身经络穴位背下来俨然成了一部武功秘籍。这还不算,难的还在实操环节,特别是解剖学,因为无法直接观看,姜又华只能一次次的用手触摸人体解剖标本来了解相关的脏器结构和经络位置。大学期间,听说通过电脑软件能读取屏幕内容来学习,姜又华又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啃起了电脑知识,做到了操作自如,应用水平早已超过大多数正常人。5年间,他系统地学习了生理、病理,中药、方剂等16门课程,成为了当时常德市首名盲人高级按摩技师,这也让他的心里对未来的规划越来越敞亮。 从1张、3张,到27张,创业路上,他用精湛医技收获尊敬与自信。
眼睛看不见,学到的技能还能不能养活自己,姜又华心中一次次问自己,心里少了一份底气。好在有家人和残联的大力支持,2001年中专一毕业,姜又华就在大家的帮助下小试牛刀,开了一家只有1张床位的盲人按摩店,跌跌撞撞地走上了创业之路。
2008年大专毕业后,姜又华又在西园社区开办了一家3张床位的小店,毕竟5年的大专学习让他的技能大幅提高,加上舍得吃苦,这使得顾客的反响越来越好,回头客也多了起来。眼看业务上来了,他又赶紧将店面搬到金钻附近,将床位加到5张,却仍然供不应求。于是半年后,位于丝瓜井社区新店开张,这次床位加到了10张。
回想创业之初,姜又华不禁感叹,一是启动资金难找,找亲朋好友东挪西凑,压力山大。二是工作负荷太大,店子小,人手少,大家又是冲着自己的技能来的,一天十几个客人按下来,整个人便如同散了架一般。
为了让店子业务更加出色,姜又华认真分析市场,他觉察到当时保健按摩的市场已经接近饱和,竞争激烈,但医疗按摩这块的市场需求极大,还尚未开发。得益于卫生部2009年颁发的《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准许盲人参加全国医疗按摩职业医师考试,姜又华理论基础的优势得以再次显现,2011年,他成功考取了医疗按摩职业医师,全市拥有此资质的不到十人。他将自己的店子定位于“常德姜华推拿理疗专科”,主打医疗按摩,主攻颈肩腰腿疼,头痛、感冒、痛经,小儿食欲不振,便秘、腹泄等病症。他始终注重医德,秉持帮助病人减轻病痛的宗旨,把顾客当亲人来待,良好的经营理念使他在经营中感觉越来越自信,如鱼得水。2015年店面床位增加到了27张,营业额也超过160万,聘请了残疾人员工27名,并成为了全省首批盲人按摩进社区规范机构。
从2001年到2016年,培训路上,将自己的吃饭本领无私献予盲人兄弟姐妹。
时间退回到2001年,当时如何拓展盲人的就业渠道,提升盲人的职业技能成为市残联考虑的重点,刚从中专毕业的科班生、中级按摩师姜又华进入了残联的视野。虽然自己也才毕业,但姜又华还是鼓起勇气,走上常德市首届盲人按摩培训班的讲台,而这一讲就是16年,即使在他大专学习期间,他都利用暑假时间为培训班授课,没有间断。培训班的盲人学员来自全市各地,普遍底子差,文化低,他们大部分先天失明,对物体没有基本的概念,同时按摩这份工作还比较耗费体力,盲人刚开始学体力上也跟不上。姜又华年纪轻轻,却很善于为人师表,因材施教。他注重思想上的引导,帮助盲人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同时技术上手把手的教,不放过任何一个技术细节。培训班开设了中医基本理论、解剖学、推拿手法学、经络学等课程,两个月的学习时间比较紧张,他就组织学员开展相互练习,增加实操机会,每期培训两个月下来,姜又华始终坚持与培训学员一道在现场指导。也经常有人问他:“你就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段时间你店里的生意怎么办”但他没有丝毫的怨言,因为他知道盲人生活的苦,心里早已将他看成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16年来,全市累计开设盲人按摩培训班19期,培训盲人、聋人、肢残人共计1200余人,姜又华也真真切切地成了常德市盲人按摩培训的“总教头”。这其中取得中级按摩师职称的有300多人、高级按摩师90多人、按摩技师10多人,培训效果始终位于全省前列。学员当中如临澧的高军、安乡的李四华、津市的丁慧等都开办了自己的按摩店,每个店子均安排了10名左右的盲人就业,有的家里还开上了小车。为了解决新手没有工作经验的问题,姜又华又热心地安排新学员到自己的店内实习,近年来每年都在50人次左右,店内的20多名盲人技师也全部是自己教授培训班时的学员,“姜华推拿理疗专科”也成了让大家都拥有了一份较为安定生活的和谐家园。
从助残服务中心到社区康复站,公益路上,他用爱心与责任让更多残疾人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2003年任常德市盲协委员,2012年任市盲协副主席,2006年起任武陵区盲协主席,2013年当选省残疾人代表大会代表。事业上去了,身份也在发生着变化,姜又华思考的方向也向深层次延伸——他要做公益。
盲人朋友底子薄、门路窄、性子急,平常人的小事,到了他们这里也会成为大事、难事。由于常年开展就业培训,又在盲协任职,盲人朋友对姜又华始终充满信任,有困难拿不准的时候,总是喜欢打个电话问下“姜老师”,而姜又华也乐于“接砣”,为他们排忧解难。2015年石门盲人吴建云的小孩成绩优秀,考上县一中,却苦于没有学费,姜又华听说后立马赶到石门县城,奔走于多部门,最终将本来按政策只能免除一半的学费实现了全免,同时每年给予该生一定的资助,并且还帮助吴建云找到了就业岗位。2013年夏天,市城区一家小按摩店的学徒私自下河游泳溺亡,调处过程中,姜又华全程参与,全力做好逝者家属和盲人老板的沟通工作,使得事件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妥善化解。
2015年上半年,姜又华正式注册了“姜华助残服务中心”,现已拥有注册志愿者60余人,其中既有残疾人也有正常人,中心主要面向残疾人朋友开展社区康复服务,为各类残疾人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并为盲人安装免费的语音读屏软件。
当年7月,姜又华所居住的丹阳街道金桥社区找到他商议:“社区没有专门的残疾人康复场所,有一些中风、偏瘫的残疾人需要康复,却无法承受医疗机构的费用,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姜又华提议在社区设立康复按摩站点,由他安排助残服务中心的技师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按摩服务。一年下来,有了“姜华助残服务中心”的帮助,金桥益家社区康复站的品牌也在社区一炮打响。
今年姜又华通过区发改委立项,与区残联一道,投资60余万元,高标准的建设了丝瓜井社区康复站。这是全市首家残疾人医疗按摩服务机构,实现了残疾人社区康复中保健按摩与医疗按摩的结合,能够为残疾人开展针灸、康复、理疗、心理咨询等服务项目,全套康复服务项目均交由“姜华助残服务中心”团队负责。区残联通过康复站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面向全区贫困重度残疾人及伤残军人开展免费康复服务。自5月13日运行以来,已累计服务重度残疾人逾700人次,服务伤残军人69人次。丝瓜井社区康复站运行以来已经先后接受了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汤新华、省残联党组成员、巡视员刘平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武陵区委书记罗少挟等省、市、区领导的实地调研,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反响。
历年来姜又华所取得的荣誉和成绩:
2001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常德市“十一五”残疾人自强模范荣誉称号。
2006年代表常德市参加湖南省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荣获保健按摩项目第二名。
2013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第一届常德市高技能型“名师名家”荣誉称号。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发放生活津贴及医疗卡,全市30名高技术专业人才入选,残疾人仅姜又华一人。
2013年7月,作为常德市残疾人代表参加了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
姜又华是我市24518名办证视力残疾人的典型代表,在他身上体现着残疾人自尊、自立、自强的可贵品质,他的求学、创业、培训、公益服务等轨迹处处体现出盲人朋友不惧缺陷,自我完善,努力回报社会,体现自我价值的追求,正所谓——我用我心观世界,助人自乐好风光。(武陵区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