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企业老板邹应琼帮助60名残疾人阳光增收
“感谢邹老板为我这个残疾人找到一个出路,今天能脱贫修上新楼房完全是靠他的帮助!”9月1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可在壶瓶山镇平洞村的残疾人唐植业来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日子,他家修上新楼房,显得非常高兴。和唐植一样,湖南壶瓶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应琼为全县60名残疾人实现阳光增收,让大山中的残疾人走出一条致富路。
位于“湖南屋脊”的壶瓶山有38个村,作为今天的石门茶叶协会的会长邹应琼就出生在这个大山深处,对大山村里百姓与贫困作斗争深有体会。饮水思源,出身贫寒的邹应琼同志见了太多残疾人因残致贫,更加懂得山山区残疾人的艰辛和不易。为了解决更多的残疾人就业帮扶,他得到县残联的支持。今年,石门县残疾人阳光增收计划落户壶瓶山茶业公司实施后,他高度重视,每一次发放有机肥、每一次集中培训、每一轮上门服务,都在事先细致周祥安排、事中随时关注进展、事后认真听取汇报。
他还结合三十多年的茶叶生产经验,把物资安排为茶叶专用的有机肥,按质按量发放到户,并指导残疾茶农施用;为解决大部分残疾人行动不便的困难,他不惜多耗费人力和资金,把原计划的集中培训改为分村培训,有的村仅仅三、五名残疾人,也单独安排培训班;每批次的上门指导,他都亲自安排技术人员,并反复交代一定要切切实实做好服务,使残疾人学到真正的技术,只要有时间,他就一定要到基地残疾人家中、茶园走一走、看一看、谈一谈,看到残疾人的茶园有了起色、收入有了增长、生活有了改善,他就觉得很欣慰和自豪。
为了更广泛的扶持残疾人发展产业,针对残疾人普遍文化水平较低、茶叶知识欠缺的特点,邹应琼同志每年都要聘请湖南农大、省茶叶研究所和县茶叶办的茶叶技术专家,前往茶区开展残疾人的茶叶技术集中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解决残疾人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同时公司常年在各基地村派驻技术人员10多名,随时在现场可为残疾人提供技术指导。
壶瓶山镇长岭村残疾人王圣飞,因肢体残疾自暴自弃,地也荒废了,整天混日子。2016年,邹应琼同志了解后,多次上门劝导,为他免费提供茶苗和肥料,要他垦荒种茶,并安排技术人员上门进行技术指导,承诺保底收购其所产鲜叶,解决他的后顾之忧。近几年,他的茶园受益后,每年鲜叶收入都达到3万多元。
家住壶瓶山镇平洞村的残疾人唐植业,年轻时外出打工时手指被机器绞断,随着年龄的增长,外出务工越来越困难,靠在附近做点零工糊日子,家庭条件越来越差。2017年,邹应琼同志听说情况后,主动联系他到公司上班,到精制车间任设备操作员。通过自身努力,现已成为公司精制加工的技术骨干,每月近4000元的固定收入使他甩掉贫困帽,修起了新楼房,也使他重新建立了自信。
针对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邹应琼通过公司平台,以金融扶贫方式,通过分贷统还的形式给予分红,残疾人家庭每户可分得4000-5000元不等的分红款。易家渡镇军档桥村刘德华,夫妻二人均为残疾人,而且女儿正在上大学,家庭条件十分困难,邹应琼同志通过村委会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即为他们办理了分贷统还手续,每年可得分红款4000元,已经连续分红2年,为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
邹应琼同志经常跟公司员工说,残疾人是弱势群体,我们能帮的一定要帮。所属基地残疾人种出的茶叶,公司无条件保底优先收购,并且考虑到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对运输条件有限的残疾人茶农,提供上门收购鲜叶服务。对种植茶叶和交送茶叶质量好的残疾茶农,在年底的时候进行表彰和奖励。由于邹应琼同志和壶瓶山茶业公司在残疾人扶贫作出的贡献,公司于2019年2月被石门县残联评定为“残疾人阳光扶贫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