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残联走出机关下村评残办证
10月25日,澧县残疾人联合会组织县人民医院、县精神康复医院的医生组成残评团队下到码头铺镇码头社区和杨家坊村,为当地的残疾人朋友在家门口评定残疾等级、新办或换发《残疾人证》。至此,残评团队已为全县12个镇(街)的1274名残疾人新办《残疾人证》,为546名残疾人换发新证。
澧县现有残疾人5.8万人,办理《残疾人证》的有30240人,占全县残疾人总数的52%。去年10月份以来,全县有1.87万人的《残疾人证》十年有效期届满,还有部分残疾人因种种原因没有办证,如不及时换证或办证,将导致原本可以享受的扶贫政策不能及时享受。而以前,全县的残疾人办证或换证,得先到镇(街)残联领取申请表,然后到村、镇盖章,再到县级医院进行鉴定,最后到县残联设在县行政服务中心的窗口办理,偏远的乡镇前来办证要跑80多公里,甚至有的人还找熟人托关系去办证。
今年9月,县残联启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他们在“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上做文章。为更好地帮助残疾朋友,县残联创新服务方式,围绕“政务服务一网办,现场服务一次办”的目标,联合县人民医院和精神康复医院的医生下沉到乡村集中进行评残鉴定,现场办理《残疾人证》, 让残疾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证或换证,解决残疾人办证难,免除去县城搭车、转车和“来回跑”“多头跑”之苦。
从10月11日开始到11月5日,澧县残联对全县19个镇(街)开展下村(社区)评残鉴定“一条龙”服务。服务的主要对象是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残疾人证》年底到期、之前未经医院评定的持证残疾人;重度残疾、行动不便且有办证意愿的残疾人。他们在每个镇(街)设有2个评残办证点,村(社区)的残疾人朋友可就近前去办理;对行动极为不便的重度残疾人,评残团队还主动上门服务。
10月23日,在金罗镇幸福桥社区办证现场,评残团队设置了肢体、精神、智力、视力、言语五个类别的平台,医生对残疾人的身体状况进行仔细检查,现场填写鉴定表,评出残疾等级;残疾人带着鉴定表到现场设置的照相处免费照相;县残联工作人员将鉴定表上的信息及时录入电脑,日后将通过镇村组织把《残疾人证》送到残疾人手中。
今年87岁的小渡口镇华黄村毛道登处于瘫痪状态多年,儿子毛中明也年过六旬、智力残疾,父子俩相依为命,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离县城30多公里,加上信息闭塞,父子俩一直没有办理《残疾人证》。10月22日,县残联评残团队来到他们家里,经医生鉴定,父亲被评为2级肢体,儿子被评为2级智残,办证后均可享受每月130元的残疾人补贴。毛道登老人喜极而泣、激动不已,他连声称赞道:“感谢县残联上门办理,不然我们永远都办不了《残疾人证》,更享受不到残疾人的优惠政策。有这样的好政策,我这把老骨头还想多活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