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DW041-20171113-172424 | 所属主题: | 绩效管理 |
公开责任部门: | 市残联 | 发文日期: | 2017-11-13 |
常德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2016年专项资金使用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常德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为市残联下属独立财政预算,二级拨款单位。有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1人,常德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有全额拨款事业编制7人。根据有关政策,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财务并入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并整体预决算。2016年12月31日实际情况为在职18人,临聘人员3人。
(二)单位主要职责
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含市残疾人康复中心)是市残联下属独立正科级二级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责是:
开展残疾人劳动力资源和社会用工调查;开展残疾人求职登记、劳动力评估、失业登记、就业咨询、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征收、管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负责盲人按摩的行业化管理;承担理事会安排的其他中心工作。
市残疾人康复中心职能职责:根据市残联委托,拟订全市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计划;负责康复中心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组织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组织残疾人康复咨询和残疾预防宣传活动;指导区县(市)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负责残疾人特殊用品和辅助用具需求情况调查;负责普及型假肢、矫形器的装配和残疾人辅助用具维修;承担理事会安排的其他中心工作。
(三)绩效目标
总目标:通过残疾人培训,使他们能自食其力,通过劳动创造财富。通过扶持就业,使他们远离贫困,走向小康,总之,通过政府一些政策兜底,解决残疾人一些困难,为达到共同奔小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年度绩效目标:德山、柳叶湖、桃花源、西湖、西洞庭五小区智力精神病患者等级鉴定、残疾人个体就业创业扶持、开展居家托养服务项目、慰问残疾人特困户、残疾人就业培训、残疾人康复、残疾人教育、组织“助残日”活动及残疾人事业宣传报道。
二、专项资金的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专项资金安排落实情况
2016年财政拨款收入残疾人事业发展专项467万,市康复托养中心建设非税预算1000万元,实际收入540.789662万元,总收入1007.789662万元。
(二)专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
2016年非税预算财政拨款专项资金1467万元,具体安排如下:
1.残疾人事业发展专项支出:
2016年初预算数为467万,是为完成残疾人事业特定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的项目支出。
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 非税拨款 | 2016年决算 | 增减情况 |
智力、精神残鉴定费 | 5 | 5.15 | +0.15 |
就业扶持费 | 83 | 81.815 | -1.185 |
托养机构及托养补助经费 | 43 | 36 | -7 |
慰问残疾人特困户 | 50 | 50 | |
残疾人就业培训 | 60 | 60 | |
残疾人文体经费 | 50 | 50 | |
维修费 | 10 | 10 | |
无障碍设施进家庭 | 20 | 20 | |
基层组织建设经费 | 60 | 57.1 | -2.9 |
维稳经费 | 50 | 48.3286 | -1.6714 |
前进织带厂改制人员生活费 | 16 | 16 | |
“助残日”活动及宣传经费 | 20 | 15 | -5 |
总计 | 467 | 449.3936 | -17.6064 |
从表上反映,市残疾人劳服中心专项资金实际支出449.3936万元,节余17.6064万元,但2016年结转14.2824万元,实际结余3.324万元。
2.康复托养中心建设财政安排非税拨款1000万元,实际到位540.789662万元,支出79.1926万元,结转461.597062万元。主要原因是工程虽竣工,但没有通过财政评审。
(三)专项资金管理情况
残联部门按照专项资金管理的要求,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专项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了《常德市残疾人教就宣文体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常德市残疾人康复资金管理办法》,确保项目计划顺利实施,任何组织、机构、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平调、挤占、挪用专项资金,对骗取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严肃查处。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1.德山、柳叶湖、桃花源、西湖、西洞庭五小区智力精神病患者等级鉴定补贴5万元,实际支出5.15万元。
2.就业扶持费83万元;(1)扶持集中用人单位4家×5万=20万元;(2)扶持残疾人个体从业30户×0.2万=6万元;(3)“连村帮扶工程”活动经费3万元;(4)扶贫点村22万元;(5)市级残疾人就业、培训、扶贫基地建设补助经费5个×4万元=20万元。(6)应届贫困残疾大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大学生助学补助12万元。实际支出81.815万元。
3.托养机构及居家托养补助经费43万元:(1)4个日间照托养机构补助经费20万元;(2)居家托养服务补助经费23万元,(其中家庭居家服务补助400户×400元=16万元,社区居家服务补助经费7个×1万元=7万元)。实际支出36万元。
4.慰问残疾人特困户50万元;慰问特困残疾人40万元;慰问特校、基地、机构经费10万元。实际支出50万元。
5.残疾人就业培训费60万元:(1)盲人按摩初级班40人×4000元/人/月×2=32万元;(2)岗前培训班30人×4000元/=12万元;(3)家电培训班30人×4000元/人=12万元;(4)定岗培训班20人×2000元/人=4万元。实际支出60万元。
6.残疾人文体经费50万元:(1)残疾人运动员训练经费31.8万(其中日常生活费40人×750元/月×6个月=18万元,生活补助费40人×200元/月×6个月=4.8万元,购买服务、训练器材经费9万元);(2)四所特校、培养、训练文艺人才各1万元,小计4万元;(3)市本级培训文艺骨干经费5万元;(4)创作、编排节目5万。实际支出50万元。
7.维修费10万元:机关办公楼维护。实际支出10万元。
8.无障碍设施进家庭20万元:五小区40户×5000元/户=20万。实际支出20万元。
9.基层组织建设经费60万元:(1)肢协、盲协、聋协、智亲友和精亲友五个专门协会工作经费8万元;(2)德山、柳叶湖、桃花源、西湖、西洞庭残联工作经费5区×4.5万/区=22万元;(3)武陵、鼎城、德山、柳叶湖、桃花源、西湖、西洞庭(乡、镇、街道、社区)专职委员误工补助600人×500元/人=30万元。实际支出57.1万元。
10.维稳经费50万元:(1)武陵区维稳经费15万元(常财专报[2006]22号);(2)日常接待遣返费及临时救济费35万元。实际支出48.3286万元。
11.前进织带厂改制人员生活费16万元。实际支出16万元。
12.“助残日”活动及宣传经费20万元:(1)助残日活动及残疾人事业宣传报道经费12万元;(2)“十二五”残疾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8万。实际支出15万元。
13.康复托养中心建设经费540.789662万元,实际支出79.1926万。
总的来说,专项经费支出基本平衡,也按照预算的要求及时支付,但离残疾人的要求和期望还有些距离,特别是无障碍设施建设、精准扶贫等还有差距,希望财政继续给予大力的支持,为实现残疾人奔小康共同努力。
康复托养中心建设问题:该项目已于2016年5月基本建成,现已投入试运行,工程款也按进度进行支付,待财政评审后再逐年支付到位。
四、项目绩效情况
1、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全面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通过开展残疾人职业培训,提升残疾人技能创新培训模式,不断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
2、开展残疾人托养救助,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居家托养救助服务,残疾人普遍得到了“人性化”的照料,改善了生活状况,减轻了其家庭供养人员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
3、广泛开展残疾人就业工作宣传。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传播优势,广泛宣传残疾人就业援助促进政策及相关措施,营造全社会关心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
残疾事业发展专项不仅让残疾人及其家庭十分满意,也得到了其周边邻居的高度称赞,使残联工作的社会影响力得到增强。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及后续工作计划
(一)2017年残疾人事业发展专项资金514.5万,具体支出范围:
1.残疾人托养服务经费45万元;
2.无障碍设施进家庭经费30万元;
3.残疾人就业培训经费60万元;
4.残疾人就业扶持经费100万元
5.慰问残疾人特困户50万元
6.残疾人文体经费60万元;
7.维稳经费40万元;
8.维修费30万元;
9.基层组织建设经费62.5万元;
10.智力、精神残鉴定费5万元;
11.前进织带厂改制人员生活费8万元;
12.助残日活动及宣传经费24万元。
(二)2017年康复中心建设经费1300万元
2017年我们一定会按照财政的预算科目加强专项资金的管控,防止报大支小和资金挪项或变相改变用途,特别杜绝用专项资金支付日常工作经费,会把每分钱用在刀刃上,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康复中心建设市政府常务会议已决定与湖南省发展集团开展股权合作,市政府持股25%,湖南省发展集团持股75%。现已开展实质性的工作,合作后的收益市政府已同意先偿付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工程全部欠款,由财政待评审后一次付清,所以关于市财政预算的1300万工程款待股权合作后再由市财政局定夺。
六、项目评价工作情况及综合评价结果
我会接到绩效评价通知后,会党组高度重视,立即召开相关科室会议并进行工作布置,各科室根据年初工作计划,收集相关资料,自查会计财务记录并全面对2016年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检查和自我评价。根据《常德市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分,自评得分94分,绩效评价等级为“优秀”。
常德市残疾人联合会
2017年4月10日